位外賣小哥在送完外賣之后,因索要“好評”未果,竟然情緒失控威脅說要“殺”了事主。解決差評引發的社會問題尚需時間,但從換位思考開始,就能讓每個人都被善意以待!
不給好評就威脅要殺人?
近日,董女士通過美團外賣點了一份晚餐。大約二十分鐘后,送餐小哥將外賣送到了董女士的住處。讓董女士沒想到的是,對方竟然威脅說不能給差評。
董女士因此報了警。
警方表示,外賣小哥承認自己曾說了這樣的氣話。
外賣小哥為何要威脅事主呢?外賣小哥說,當天接到董女士的訂餐之后,他就馬不停蹄地往董女士的住處趕。可當他把美食送到董女士手上的時候,對方的態度讓他無法理解。
外賣小哥:“我跟她說話,她一句話也不說,我很客氣的跟她說的,她都不理我。”
小哥心想,不論送餐速度,還是見面打招呼,都沒有得罪董女士,為何對方會有此態度?由于擔心董女士會給他賬戶差評。小哥心里有點急了,于是在門口敲門。
外賣小哥:“(敲門)她也不理我,然后她聽了不耐煩了,她就在屋里回了我一句,我憑什么要跟你說話,當時我就來火了。”
小哥越想越上火,情緒有點失控,就往董女士的門上踢了幾腳。
對于當天的行為,小哥是這樣說的:“后來我覺得我有點過分了,我要說聲對不起。”
要解決外賣差評導致的社會問題,需要標本兼治
此事也引發網友的議論,網友并非把所有錯誤加到外賣小哥身上:
外賣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社會問題,其中,“差評問題”相當具有代表性。而要解決外賣差評導致的社會問題,需要標本兼治。
于“標”而言,導致這類問題發生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暴露。外賣小哥掌握著消費者的姓名、電話、家庭住址,而且很容易就能找出是誰給他們打了差評,這給一些人威脅消費者提供了便利。
而于“本”而言,之所以有那么多外賣小哥不惜冒著違法的風險威脅消費者,根本原因就在于“好評”與“差評”在極大程度上左右著他們的收入。一個“差評”,就可能讓他們一周的勞動化為烏有。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方式所帶來的惡果之一,就是不斷有威脅事件發生。同時,為了搶時間不被客戶“差評”,許多快遞小哥不惜以犧牲交通安全為代價。
外賣行業剛剛興起之時,類似事件就屢屢見諸報端,但是,多年以來,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外賣企業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對其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更新,才能讓外賣派送員在不知曉用戶個人隱私及評價詳情的情況下派送外賣。而要讓“差評”對外賣小哥群體不再“要命”,也需要外賣企業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獎懲機制,并切實改善外賣派送員的福利待遇。在企業成本和社會效益之間,大多數外賣企業都選擇了不作為,他們或許覺得,為了這些偶發的“小事”,不值得投入那么多成本,而由外賣差評導致的惡性事件,也因此在全國各地一再重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