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從國有控股公司變為國有參股公司”,這一消息使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的喬家大院再次引發熱議。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分別致電山西祁縣宣傳部與喬家大院旅游公司,但均未得到準確答復。
祁縣宣傳部拒答“股權變更”一事
北青報記者獲悉,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已由祁縣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唐凱,喬家大院從國有控股公司變為國有參股公司,但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屬于國有資產,不可能賣掉。
關于股權變更一事,有媒體報道,祁縣宣傳部對外界回復,喬家大院所有權和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的所有權是兩個概念,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沒有被賣,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屬于國有資產,根據國有文物保護法不可能被賣。
昨天北青報記者致電祁縣宣傳部辦公室進行核實,工作人員反復解釋,這件事應由喬家大院回復。致電喬家大院旅游公司時,其電話一直占線。
據了解,占據整個喬家大院44%面積的核心建筑“在中堂”,1985年由祁縣人民政府改成祁縣民俗博物館,至今仍屬于祁縣國資委所有。基于“在中堂”恢復新建的“德興堂”、“寧守堂”、“保元堂”及“喬家花園”,其投資、開發及經營權則為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后者負責整個景區的宣傳推廣。
今年9月份,新三板喬家大院上市后,一半為民營登陸新三板,一半則為國有。公開信息表示,山西景世恒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持有喬家大院32%的股份,為控股股東。唐凱為山西景世恒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收入
喬家大院去年營收同比增135.5%
喬家大院98%以上收入來源于景區門票收入,2016年參觀人次達127萬,日均參觀數量超3400人次。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喬家大院分別實現營收3152萬元、7423萬元,同比增長135.50%;分別實現凈利潤511萬元和573萬元,增長較小。
其中,營收增長較大的原因是因為自2016年4月10日起,公司改變了收入確認核算方式。在此之前,公司的“德興堂”與“在中堂”聯票的門票收入統一上劃至祁縣財政局,再由祁縣財政局把全部收入分配至公司和民俗博物館。喬家大院由國有控股變成國有參股之后,“德興堂”與“在中堂”的門票收入全部納入公司營收,而將公司向博物館支付的費用計入相應成本。
此前備受關注的喬家大院經營不善問題,變更為民營資本控股后,祁縣財政局門票收入款已回款500萬元。
股權
景世恒華目前擁有控股地位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9月4日,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獲得批準,并于當日掛牌。
據了解,2008年6月11日,上海盛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現為盛富泛亞集團有限公司)、祁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祁縣喬家堡旅游景點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富為控股股東。2009年,上海盛富將其持有的大部分股權轉讓給另外兩家公司,祁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為控股股東,持有喬家大院77.50%的股份。
2016年3月17日,山西景世恒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晉中市產權交易中心交易廳競價會,以5220萬元競得喬家大院45%國有股權,同年8月,喬家大院注冊資本由4千萬元增加至1億元,景世恒華增資1400萬元,同時新進3位機構股東。增資后,景世恒華持有喬家大院32%的股份,擁有控股地位,國有控股的山西新祁旅游有限公司持有13%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至此,喬家大院由國有控股變成國有參股。文/本報記者劉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