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張巍還能像往常一樣在群里看見嘉嘉蹣跚走路的身影,他看起來跟平時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
嘉嘉和小伙伴們每天拉練的情景。
視頻里第一個出現,左邊背著紅書包的孩子即是嘉嘉
這是孩子給世上留下的最后的背影。每次看到這段只有幾秒的視頻,張巍都會失聲痛哭。
十一個孩子,來自深圳、河北、東北、重慶等地,父母們千里迢迢把孩子送過來,是在追求基地創辦人夏德均說的“康復第三條路”,并且夏德均向他們承諾,經過21-24個月的訓練后,還給他們一個“完全康復”或者“接近康復”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障礙:自閉癥。而自閉癥被認為是精神的癌癥,傳統科學認為,自閉癥屬于發育障礙,基本永遠不會治愈。
“因為我是母親,所以我要為孩子試遍所有的方法,有1%的希望我也不會放過,”噩夢醒來的嘉嘉媽這樣描述自己通過半年的觀望和猶豫,最后還是把孩子送到廣州天道康復基地的原因,“夏老師就像一個神,而尤其是有其他在這里訓練的孩子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獲得了驚人的進步,我馬上受不了誘惑了。”
小明媽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在群里觀察了一段時間,她認為夏德均是一個真實的人,有話直說,熱愛跟家長交流自己的理念,不時就分享一些正能量的生活語句,偶爾還會爆發一些幽默感,大家都把他當神一樣的存在。
決定從異地來到廣州后,夏德均在小明媽一家抵達當晚來賓館見了他們,第二天,經過夏德均自創的那套評測系統,他告訴小明媽:“24個月就能讓你的孩子康復。”
在樹爸眼里,五十來歲的夏德均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不容易讓人記住,但是在機構里,他的氣場儼然像一名大家長,人非常嚴肅,要求家長們對他的理念和機構的軍事化管理絕對服從。
父母們都在做著認為對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努力,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但沒有人知道在這里每天進行20公里徒步拉練的這些孩子的真實感受,也沒有人知道嘉嘉小小的身體在死亡前經歷了怎么樣的恐懼和痛苦。因為這些孩子最大的障礙,就是表達。
來到天道康復
2012年5月,嘉嘉出生在遼寧丹東,眼珠子黑黑,嘴巴小小,小腦袋轉來轉去,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然而一直到兩歲多,嘉嘉永遠只有類似“吃雞蛋”這樣簡單的十幾個詞匯,他會一個人看完書碎碎念,卻從沒有主動跟人溝通的表現,再后來,還出現咬手指,打自己頭的行為。
張巍帶他去沈陽的大醫院,被診斷為自閉癥。她上網四處搜索,在亞馬遜連買十多本書,唯獨對其中一本《兒童自閉癥康復手記》動了心:“本書將對自閉癥的真正成因、有效防治、完全康復做理論和實踐的獨到展示。我相信它對人類的意義是空前的。”并且講述了作者如何快速康復自閉癥的案例故事。
張巍的心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