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與個人跨行轉賬業務相關的支付系統切換具體安排
1、大額支付系統
2013年9月30日17:00至10月6日10:00停運。
2、小額支付系統
2013年9月30日16:00至10月6日8:30停運;
10月6日8:30啟運。
3、網上支付跨行清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工商銀行3.86+0.010.26%中國銀行2.76-0.01-0.36%招商銀行10.72-0.04-0.37%算系統(實時模式轉賬)
2013年9月30日16:00至10月7日16:00停運;10月7日16:00啟運。
國慶期間個人網上跨行轉賬等業務將暫停,央行昨天一紙公告引發眾多關注。
公告稱,將于今年國慶節假期組織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目前運行的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進行升級,并遷移支付系統處理中心。屆時,小額批量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將暫停運行,各銀行機構發起的跨行支付業務,企事業單位或個人通過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網上銀行等渠道發起的跨行匯款業務將暫停受理或延遲處理。
這次歷時長達7天的系統升級是央行自200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系統升級工程,全國有超過12萬家金融機構將直接或間接參與。“雖然對系統升級的時間和方案選擇上已經力求盡量降低影響,但仍會給廣大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辦理跨行支付業務帶來不便。”接近本次升級工作的權威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
A為什么要升級系統?
新電子支付涌現
2002年,央行相繼建成了包括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和支票影像交換系統等主要應用的第一代支付系統,并以此為核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國支付清算網絡體系。從2009年開始,央行開始著手研發第二代支付系統。與此同時,社會公眾支付需求多樣性快速發展,各銀行的行內系統相繼升級換代,特別是新興電子支付方式不斷涌現,支付服務組織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這些發展變化也要求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務。另外,現有支付系統業務功能和運行管理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進。
經過3年多的努力,新一代支付結算系統即將于今年國慶節后正式上線。按照央行擬定的時間表,第二代支付系統上線當天,央行支付系統中樞將從北京主站切換到上海中心,同時32個城市的央行支付系統節點將從一代切換到二代,并停止運行第一代支付系統;待第二代支付系統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后,再支持已完成行內系統改造、通過接口驗收的一代參與者切換為二代參與者;對于尚未完成改造的參與者,央行為其提供1年的過渡時間,過渡期結束后,支付系統停止支持一代業務,所有參與者均切換為二代參與者辦理二代業務。按照央行要求,到2014年底,完成第二代支付系統在全國的推廣應用。
B對銀行有什么好處?
“口袋”多合一,節約成本
與第一代支付清算系統相比,即將上線的第二代系統包括6個主要部分,即以清算賬戶管理系統為核心,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為業務應用系統,公共控制管理系統和支付管理信息系統為輔助支持系統。其中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就是目前已推出并成功運行的“超級網銀”。業內專家介紹,“超級網銀”系統相對獨立,且應用更受歡迎,因此在2010年便提前上線。此次升級后,其與大額支付及小額支付系統相結合,將共同構成央行新支付結算系統的3個主要應用系統。
具體來說,通過第二代系統,不僅可以全面支持銀行間跨行大小額貸記資金的匯劃,還將全面支持包括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資金清算、債券交易市場、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以及其他金融市場的資金清算,以及各種支付工具的應用,支持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是銀行機構和清算機構進行跨行清算和業務創新的公共平臺,也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公共清算平臺。
“對商業銀行來說,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實現‘一點接入’。”接近此次系統升級工作的業內專家昨天表示,提升支付結算的速度,使商業銀行與央行系統結算更便捷,更快速。“現在各商業銀行都是采取分散接入的方式接入央行支付結算系統,以工行為例,位于全國各地的30多個分行均直接接入央行系統;新系統上線后,工行將以總行一個賬戶接入央行系統。”對于這樣做的好處,上述專家解釋,“現在好比工行有30多個口袋,每個口袋里按規定都要裝一些錢(備付金),以后把30多個口袋變成1個口袋裝錢,用同一個賬戶進行資金備付,將顯著節約銀行備付資金的占用規模,提高銀行資金備付的效率,進而增強銀行的流動性,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
C對企業個人的影響?
部分跨行轉賬將暫停
據介紹,此次參與新系統升級的直接機構就有1800多家,其中包括1100多家商業銀行及其分行,以及700多家人行系統內機構(會計營業部門和國庫部門);而通過直接機構參與的間接機構數量則多達12萬家。在這些金融機構的背后,幾乎對應著國內所有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因此此次新系統升級工作可謂影響到全社會每一位成員的切身利益。
“我們在對系統升級的時間和方案選擇上已經力求盡量降低影響。”接近此次升級工作的業內專家表示,“選擇國慶長期期間進行升級,一方面是因為節假日企事業單位大多放假,對公業務量明顯減少(正常情況下在國慶長假期間商業銀行也會暫停對公業務辦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本次支付系統停運時間比以往例行維護窗口的停運時間要長一些。”
南都記者采訪中發現,早在1周之前,包括工行、招行、中行等主要商業銀行均已通過網點公告、官網、手機短信、微博、微信等各種形式展開客戶告知工作。以招行為例,該行于9月22日便在其官方網站和微博平臺上公告了受影響業務的詳細信息,并給出了解決建議。其中,國慶期間該行所有渠道(含網銀專業版、大眾版、手機銀行、Pad銀行、電話銀行、自助設備、柜臺)的個人跨行轉賬業務(含同城和異地、普通、快速、實時模式跨行轉賬、個人貸款客戶周轉易轉賬、超級網銀他行轉賬轉招行、以及跨行資金歸集、轉賬計劃等預約業務等)均將受影響,曾“一炮而紅”的跨行資金歸集功能也無法辦理,通過網銀進行的跨行轉賬計劃雖正常扣款,但要延遲至國慶新系統上線后才自動處理;此外信用卡跨行轉賬還款業務也將受影響。
[記者觀察]給銀行12個防風險工具
新支付結算系統一大核心功能,就是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多達12項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南都記者了解到,這12項工具分為四類,包括“由中央銀行向參與者提供融資的自動質押融資和日間透支功能;由不同參與者互相提供融資的‘資金池’管理和自動拆借功能;通過優化業務處理機制達到緩解參與者流動性不足問題的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排隊、排隊待清算業務撮合、小額支付系統排隊待軋差業務撮合以及清算窗口管理功能;清算賬戶余額查詢、清算賬戶余額預警以及‘一攬子’流動性實時查詢功能等”。
其中,大額支付系統排隊業務撮合、“資金池”管理、自動拆借、“一攬子”流動性實時查詢等功能是第二代系統新增的管理功能。
按照央行制定的計劃,自動質押融資、日間透支、待清算業務排隊、小額支付系統排隊待軋差業務撮合、清算賬戶余額查詢、清算賬戶余額預警、“一攬子”流動性實時查詢等工具在日間處理時間正常運行;在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后、清算窗口開啟前,大額系統排隊待清算業務撮合、“資金池”管理工具啟動運行;清算窗口時間到來時,清算窗口管理、自動質押融資將接棒;在清算窗口預關閉時間內,最后啟動自動拆借功能。
“央行的支付結算系統相當于一條高速公路,金融機構相當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而流動性則相當于汽油;銀行發生流動性風險,相當于正在行駛的汽車突然沒油了,這跟高速公路沒有直接關系。”上述專家表示,“但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讓高速公路更便捷,讓資金流、信息流更加透明,便于金融機構更準確地判斷自身流動性狀況,進而做出更準確的決策,幫助銀行防范和化解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小貼士]
大額支付早安排
針對給個人客戶帶來的影響,業內專家表示,此次影響的范圍可以用“境內、個人、人民幣、跨行、網銀、匯款”這幾個關鍵詞的交集來劃定,電話銀行、銀聯渠道的POS機交易、信用卡消費,ATM機的查詢、取現、異地同行匯款等業務均不受影響;針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大額支付業務,專家建議提前與開戶銀行聯系,并可以在國慶節假期之前通過銀行匯款,也可在國慶節假期期間通過票據等其他方式支付。(南都記者 李鶴鳴 實習生 張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