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3歲的“霸道女總裁”董明珠任期只剩8個月
導語:近日有媒體撰文表示“董明珠任期將滿或退出”,然而消息一出,格力電器立刻回應這消息是假的,董明珠更是怒稱要到企業去調查。由此可見,對于連任這件事,董小姐是志在必得。
向來有著“霸道女總裁”之稱的董明珠,近些年來似乎總以“網紅”的身份登陸各大媒體的頭條博得關注,“高調”、“霸氣”、“固執”似乎已經成為她的標簽。
從一名最普通的業務員到成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用時22年,外界也曾評論她“董明珠走過的路,寸草不生。”已經63歲的董明珠,似乎根本沒有進入退休狀態的征兆。
格力的空調在國內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但董明珠并不滿足于此,面對單薄的業務結構導致的發展瓶頸,董明珠帶領格力開啟了多元化發展之路,進軍手機、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因此,董明珠一度被認為 “不務正業”,加上這些副業確實大多數尚未產生明顯業績,她的多元化戰略一直備受爭議。但是,格力找到了一條新的路――智能裝備,目前來看,盈利可觀、股價攀升,董小姐這次的“夢”似乎有些靠譜了。
手機夢:5000萬臺只是個理想?
格力迄今為止發布的幾款手機,銷量均不盡如人意。第一代銷量不足10萬部,目前仍在售的第二代上市一年,線上銷量只有2.5萬部左右,這與董明珠當初豪言要一年賣出5000萬部的“小目標”,相差甚遠。不可否認的是,格力手機在配置和價格方面都沒有給用戶帶來驚喜,失敗似乎在所難免。
曾經放話要把格力手機做成世界第一、日銷量達10萬臺的董小姐,面對銷量不佳、刷單傳聞不斷,日前也終于松口了:“5000萬臺只是一個理想,不一定要實現。”即便如此,董明珠依舊沒有要放棄她的手機夢,格力正在試圖將手機渠道全面鋪開,包括線上和線下。
造車夢:千億造車棋局有沒有泡沫?
董明珠的造車夢同樣被外界廣泛質疑。2016年底,董明珠主導的格力全資收購珠海銀隆的議案被股東大會否決,但董明珠對造車非常執著,最后自掏腰包、壓上全部身家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銀隆。不僅如此,董明珠還動用個人關系拉來王健林和其他三家企業,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股權。
自2013年以來,珠海銀隆頻繁亮相于各大媒體報道和公開場合,其宣傳以“鈦酸鋰”電池為核心的純電動客車,讓“銀隆鈦”一度成為行業熱詞。目前,董明珠與珠海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的魏銀倉大力推動的造車運動,正在迅速波及國內的客車市場。從資本層面上,珠海銀隆已經建成了11個產業基地園,其中7項新基地投資總額達810億。
董明珠的造車夢,已經在短時間內快速膨脹成一個近千億的龐大商業布局。然而,質疑聲也隨著銀隆的擴張神話隨之而來。隨著行業對其產品、技術、投融資及市場行為的關注與剖析愈發深入,銀隆也陷入了“虛夸鈦酸鋰技術”、“透支格力品牌信用”、“訂單造假”、“虛構估值”、“研發投入不達標”、“格力與銀隆利益輸送”等疑云。
樂視賈躍亭的前車之鑒還依然近在眼前,但董明珠并沒有引以為戒,銀隆的企業發展、商業模式、技術水平、行業評價等方面,在業內都有不小的爭議,董明珠依舊孤注一擲的重倉這個爭議不斷的造車企業,不免會將其變成一個千億的復雜迷局。“餅”畫的太大,膨脹起來的泡沫難免會將董明珠和銀隆推向艱難的境地。
智能裝備夢:開辟新跑道?
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格力電器股價近日一路走高,于10月19日一度創下41.55元的近階段新高。與此同時,格力電器2017年半年度報告的數據也十分搶眼,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1.84億元,同比增長40.67%;實現凈利潤94.5億元,同比增長48%;基本每股收益1.57元,較上年增長48%。
在格力電器2017年半年報中,一項數據非常引人注目,即格力電器智能裝備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62億元,同比上漲2765.27%。突飛猛進的格力智能裝備業務,成為了格力電器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目前格力的智能裝備產品已覆蓋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伺服機械手、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等十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累計產出自動化裝備5500余套,累計產值超過20億元。未來,格力智能裝備還將繼續加大在自動化線體、數控機床、機器人本體研發與制造等方面的投入。
“拼命三郎”董明珠又為格力開辟了一條新跑道。
主業遭遇“天花板”壓力 優勢已不明顯
“我想我這一輩子,只把一個空調做成極致。”董明珠曾對媒體如是說。但是說到“極致”這個詞,從技術上來說,格力還有一定距離,美的、海爾也遠遠沒有達到,但如果說在企業發展階段里面,完成了作為主營業務的利潤貢獻、規模貢獻的角色,目前來說格力的空調業務已經到頂了。
說到格力,就不得不提起它的最大競爭對手――美的。多年來,雙方的明爭暗斗從未停歇,對簿公堂、口水戰、商標戰、價格戰、專利戰……格力和美的在家電圈的“恩怨錄”還在繼續。
在格力空調的頂峰時期,與美的的業務差距有400億,但是近幾年來,在“副業”路上越走越遠的格力,主業已經快被美的追上,2017年上半年差距只有46億,而且今年美的空調增速遠高于格力,差距可能進一步縮小。
任期將至 能否連任?
格力電器2016年年報顯示,董明珠的任期將在2018年5月31日到期,僅剩不到8個月的時間。屆時64歲的董明珠是否能夠繼續連任,還是未知數。
近日有媒體撰文表示“董明珠任期將滿或退出”,然而消息一出,格力電器立刻回應這消息是假的,董明珠更是怒稱要到企業去調查。由此可見,對于連任這件事,董小姐是志在必得。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職務,珠海國資委委任一位有官方背景的人選擔任了這一職務,近期珠海國資委又委任了一位有官方背景的人選擔任了格力電器黨委書記,這是格力電器首任黨委書記,普遍認為這是珠海國資委為明年的格力電器董事長選舉做布局。
董明珠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格力電器正在被兩大對手甩得越來越遠。董明珠在2012年贏得格力電器董事長選舉,與她此前所取得的成績有重要關系,中小股東當時普遍支持她,前任董事長朱江洪的支持起到了一定作用。
而2015-2016年格力電器所取得的成績卻未如人意,預計2017年,美的集團、海爾集團營收均將在2300億元以上,領先格力電器至少800億元。此外,格力電器的最后一個優勢――凈利潤,也有可能被美的集團實現反超,這或許是好勝的董明珠最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