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報道的部分企業數據造假、騙取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一事,1月23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作出回應,表示將嚴厲打擊騙補行為,2020年后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退出。
樓繼偉表示,長期執行消費補貼企業容易患上對政府政策的依賴癥,緊盯政策去設定產品,缺乏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盲目擴張,形成新的產業過剩,因此,補貼政策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整完善。
樓繼偉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步并不晚,現在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方面仍然缺少重大突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對政府補貼政策過度依賴,缺乏十年磨一劍的韌性和創新精神。為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16年的基礎上下調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退出,上述政策提前發布,以便企業形成科學合理預期。當前要加強資金監管,堅決打擊各類騙補和尋租。
同時,針對近期有媒體報道部分企業數據造假、騙取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一事,樓繼偉稱,將聯合相關部委組織專項檢查,對查實的騙補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各種騙補和尋租行為給予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未來將逐步退出,工信部準備采取新能源汽車積分和傳統能源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掛鉤的方式,來鼓勵產業發展。
辛國斌說,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正由市場導入期向快速增長期轉變,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30萬輛,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近50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