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這一次,我們真切地感受了一番現實版《三毛流浪記》。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智障少年,今年16歲,莆田人。他從南安離家出走,踩著滑板車,一路滑到翔安。
臟兮兮少年躺在路邊
前天晚上9:20左右,一市民開車經過翔安大道靠近收費站附近時,看到路邊躺著一個男孩。“這么晚了,一個小孩子睡在路邊,肯定是走失了!”市民急忙報警。
120救護車迅速趕來,醫生檢查發現,男孩身上沒有明顯外傷,但渾身臟兮兮,散發一股酸味。旁邊放著一個滑板車。
男孩叫小海(化名),16歲,莆田秀嶼人。
他告訴大家,他想去南安,結果不知道怎么就走到廈門來了。而且,他是一路滑著滑板車過來的。“是走省道還是高速公路?”醫生問。
小海并不知道走哪條路,只是不停往前走。“我只是餓極了,沒有力氣走,所以躺在路邊休息一下。”
醫生發現小海反應有些遲鈍。雖然他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但報出的家人手機號卻是空號。醫生一時無法聯系上其家長,只好轉交給馬巷派出所。
隨后,民警將小海送往廈門社會救助管理站臨時安置。
死活不接姐姐的電話
昨天上午,在位于湖里禾山路的廈門社會救助管理站三樓兒管科,導報記者見到了小海。
工作人員林先生介紹,前天晚上被送來時,小海渾身上下都很臟,一看就是好幾天沒有洗澡。小海也非常餓,工作人員給他煮了碗面。小海洗了個澡,工作人員拿了一套干凈的衣服給他換上。
昨天早上,林先生就開始著手聯系小海的家人。“他說自己住在莆田秀嶼東嶠鎮前沁村,但提供的號碼是空號,我們只好找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再轉給村主任,找到了他的姐姐。”林先生說,他立即與小海姐姐通了電話,簡單詢問后,欲將電話遞給小海,讓家人確認。
但是,小海死活不接電話,躲得遠遠的,“我怕被姐姐罵”。電話那頭,姐姐一下子就辨別出,這是小海的聲音。
因為被父親罵而出走
昨天下午2點半左右,小海的堂哥帶著小海父母從南安來到廈門社會救助站,將小海接回去。
小海堂哥陳先生介紹,小海的父母親有些智障,生下小海后,發現小海智力也有缺陷。
前段時間,父親帶著小海到南安打工,做石頭雕刻。15日,父親罵了小海幾句,小海一生氣,就一個人出走了。但當時家人沒有報警,覺得小海可能出去玩玩就回家,沒想到小海一氣之下竟然走到翔安。
對話
困了睡樹下 餓了吃辣條
昨天在救助站,導報記者與小海簡單交談了幾句。
導報記者:你是怎么過來的?
小海:我認識“廈門”兩個字,所以看著路牌,一路滑著滑板,就這樣過來了。
導報記者:路上餓了渴了你吃什么?
小海:我餓了就買辣條吃,其他什么都不吃,我不愛吃其他東西,也不喝水。
導報記者:那你在哪里睡覺呢?
小海:困了我就找一棵大樹,在底下睡覺。天一亮,我又繼續往前滑。
他堅稱,他是沿著高速公路滑到廈門的。走到半路時他想家人了,就去找警察,但警察讓他在原地等候,他等不及,又繼續走。
他能隨口說出自己、父母親和姐姐的名字,還說今年讀初三。(海峽導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