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7日訊 上周起,莆田實現了交通事故快處中心城區的全覆蓋,但交警部門發現仍然有不少市民不習慣用“快處”的方式解決問題,即使是輕微刮擦仍不愿快撤,給高峰期的交通更添擁堵。昨日,記者從荔城交警和城廂交警兩個快處中心,收集了不少市民在快處中遇到的問題,為市民的快處操作答疑解惑、提供參考。
照片信息不全 責任認定難
據介紹,市民到快處中心處理事故時,提供的照片信息不夠全面,給責任認定造成困難。比如,當事人拍照時,會將注意力放在碰撞部位上,而忽視了周圍的環境,照片中缺少雙黃線、禁止標志、車輛行駛路線等要素。交警建議,市民拍照時,因盡量站在分道線處拍攝,將標志線拍入照片內。在夜間光線不足情況下,充分利用路燈等光源,還可以求助過往車輛,用大燈幫助照明。
尤其在夜間快速路上,為了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要按規定在來車方向擺放三角牌等警示物,并在拍攝時密切注意來車動向。
據了解,目前城廂交警快處中心,率先試行了路面巡邏民警拍照微信發送至快處中心的方式,避免了市民拍照不專業的情況。
取證后開溜 以逃逸論處負全責
市民反映,按照快處的規定,當事人雙方需互拍駕駛證、行車證以及保險證。有當事人擔心對方留存這些照片后,會泄露自己的隱私,也擔心在撤離事故現場后,對方在中途溜走。還有懸掛假牌及套牌情況,也讓人防不勝防。
交警表示,在雙方到達快處中心辦理手續時,可以互相監督刪除照片。為避免對方中途開溜,還可以互通電話、交換行駛證副本。如果對方開溜,將以逃逸論處,負事故全責。同時,為了避免對方懸掛假牌、套牌,可以聯系交警部門核對車輛及牌照型號。
互碰自陪 不再認定主次責任
據了解,不少車主之所以賴路,是想讓交警按照比例認定主次責任。據交警介紹,在大部分快處試行城市中,普遍采用的就是簡易程序、互碰自賠。即在交強險理賠范圍內,如果雙方都有責任,則各自找自己的保險公司理賠維修費,不再按照比例或主次責任來界定。
另外,荔城區快處中心辦公時間為8:00至20:00,而城廂區快處中心辦公時間為每日7:40至22:00,節假日不上班。市民如果在節假日遇到事故,將由交通事故股的交警第一時間處理,事后可以移交至快處中心。
兩區交界處 事故將內部移交
荔城區和城廂區之間存在交界處,那么如果處在交界處無法判定時,應該找哪一個快處中心處理,不少市民向交警部門建議,是否能建立統一的快處中心,避免市民出現兩頭跑的情況。
交警部門表示,目前暫無計劃合并兩區快處中心。市民遇到交界時,如果事故發生地事后證明屬于另一轄區,交警部門內部將會把相關材料進行移交。(海都記者 林智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