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來的曲牌工尺譜
備受關注的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有新進展。4月12日,該新館的莆仙戲展廳征求意見暨實物征集動員大會在莆仙戲劇院舉行。52名莆仙戲非遺傳承人、劇作家、各劇團代表等齊聚一堂,觀看莆仙戲展廳設計方案,為尋找展品提供線索,為展廳布展獻計獻策。
即將布展在新館的清代戲臺木雕屏風
拍攝清代瑞云祖廟戲臺的老照片
為打造莆仙戲保護與傳承基地,推動莆仙戲申報世遺,市博物館新館的民俗陳列館中開辟專廳,設置莆仙戲展廳。展廳設計與征集實物同步展開,收集到各劇團、研究院、個人收藏的莆仙戲老物件,以及莆仙戲名家在藝術活動中保存下來的老照片。
當天,從播放的展廳設計方案中,記者看到,300多平方米的展廳分為南戲遺響、傳統芬芳、閃光現代三個篇章。隨著開篇南戲遺響“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三部分的展示,從各地收集而來彌足珍貴的曲牌工尺譜、雕刻精美的戲臺屏風、泛黃的古戲臺老照片等一一展現,令人大開眼界。該展廳除了展示實物,還通過圖表、組畫、書影等形式,讓市民更直觀地了解莆仙戲;設置微縮景觀、觸摸屏,通過液晶屏聯動、視頻循環播放等現代多媒體,可近距離體驗感受莆仙戲活化石的藝術魅力。
在看到自己的舊照、收錄了自己唱腔的留聲機出現時,在場的莆仙戲老藝人黃寶珍仿佛回到舊時光。她說,莆仙戲是莆田一張響亮的名片,在市博物館新館設置莆仙戲展廳很有必要。作為老藝人,要力所能及地為館藏提供有價值的實物。目前她正在寫一本自傳,并準備出版,將來也要送到博物館去展覽。在民間,還有很多莆仙戲舊物遺存,希望能收集進館,得到保護,并讓市民通過參觀這些豐富的實物,了解莆仙戲,喜愛莆仙戲,讓優秀的莆仙戲藝術得到傳承。
據市博物館館長游國鵬介紹,莆仙戲展廳位于新館的民俗陳列館最末端。通過3個篇章,分別呈現莆仙戲歷史沿革、藝術價值和在傳承發展中取得的藝術成就,結合文物、文獻資料、圖片、老照片等實物展示與現代化多媒體方式相融合,打造展示莆仙戲成就的藝術殿堂,介紹莆仙戲藝術大師及其藝術成就的名人堂,以及莆仙戲保護傳承的永久基地。
設計方案在面向莆仙戲老藝人征求意見后,就要進入施工。當前,較為短缺的仍是實物資料。市博物館將通過征集、購買、借展三種方式繼續充實館呈實物。老藝人或市民如有莆仙戲方面的文獻資料、劇照、照片、書稿、名家題詞、服裝、道具、頭飾、劇本、曲牌、手稿、曲譜、劇作、著作、樂器等,可與市博物館聯系收藏,將來展出的實物說明牌上會標示持有人姓名。另外,市博物館還將對老藝人進行口述歷史錄像,作為莆仙戲學子的學習資料。(記者 黃凌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