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源小區旁的一條河道此前垃圾雖已清除,但水體仍然烏黑發臭
莆田荔城區境內河道縱橫交錯,有“荔林水鄉”的盛名。但記者昨日走訪發現,此前曾曝光的河道“黑臭”問題仍存在。根據2017年落實美麗莆田環保行動“軍令狀”,今年內河水質要達到或優于Ⅴ類,鄉鎮級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Ⅳ類,協同實現木蘭溪三江口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等。荔城區有關部門將實施水質、大氣、土壤防治行動計劃,提升區域性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環保基礎設施項目等。
多條內河水質堪憂
前天夜里、昨日上午,莆田市區持續降雨,城區不少河道經過一輪雨水沖刷。昨日下午,記者先是來到八二一街旁的下戴河,該處水面漂浮些許垃圾,部分河段散發著惡臭。記者了解到,下戴河2014年6月花了三千多萬清淤整治,建護坡等,短短幾年,水質就又變成“黑臭”。水務部門曾表示,清淤整治主要是為防洪排澇,對改善水體效果并不好。
拱辰街道陶源小區旁的河道,水體烏黑發臭,海都報曾多次曝光。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雖剛下過雨,但河水發黑,基本未流動。另外,在文獻路、下店路、新度鎮等地附近河道,記者發現也有“黑臭”水體等現象。
細顆粒物濃度指標達國家二級
記者了解到,今年荔城區將持續推進環保專項行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在2017年荔城區落實美麗莆田環保行動“軍令狀”中,提到內河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協同實現木蘭溪流域三江口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
南洋河網黃石鎮洋埕水閘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協同實現北洋河網白塘鎮涵壩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Ⅴ類。其中,V類為普通景觀用水,高一級的IV類是普通農業用水,灌溉用。
“軍令狀”中還包括全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9%,細顆粒物濃度等6項污染物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鄉鎮級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Ⅳ類等。
據介紹,今年荔城區將加快下戴河、北河黑臭水體治理,消滅“垃圾河”“黑臭河”,確保南洋河網和北洋河網2條劣V類水質小流域整治成效。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全面整治燃煤鍋爐,完成全區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提升改造。同時,出臺《荔城區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構建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啟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海都記者 林養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