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萬事不宜遲 立夏斗蛋習俗怎么玩?立夏民間諺語詩詞欣賞
今天5月5日15時31分是立夏。立夏表明夏天的開始,按氣候學標準,此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真正入夏。立夏后,天氣逐漸變熱,易讓人煩躁,需調節情緒,平心靜氣。
立夏有什么習俗?立夏斗蛋習俗
在古代,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咸蛋、腌鮮、鹵蝦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筍、蠶豆、豌豆、黃瓜等。
斗蛋
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后再套上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破者認輸。
秤人
古時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經過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減肥季節。有意思的是,當時“懸以大秤”,民間形容是,“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閨秀都走出了深閨,懸秤看來像是秋千,燕是趙飛燕,環是楊貴妃了。
立夏節氣養生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可預防心病發生。立夏之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多吃瓜類: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適量吃涼性蔬菜:吃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
多吃殺菌蔬菜:殺菌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如多吃一些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果蔬。
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
立夏民間諺語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
春爭日,夏爭時。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滿谷。
鋤板響,莊稼長。
棉花聽著人的腳步長。
立夏詩詞欣賞
《立夏 》
左河水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
《立夏》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寓言二首》
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
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
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
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
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
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
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
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念奴嬌·壺中天》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
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
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
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
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可占斯世。
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歲。
《日憶京師諸弟》
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立夏前二日作》
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征路遠,游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