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熬藥的中藥飲片“紅花”染色了;太子參、浙貝母的二氧化硫超標;還有中藥飲片含有致癌物黃曲霉毒素。11日上午,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最新一期藥品質量公告,43批次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
數據顯示,65%不合格中藥飲片來源于醫院,涉及福州市中醫院、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福清市中醫院、龍巖市第一醫院、南平市人民醫院等18家醫療機構。
對上述抽檢結果不符合規定的藥品及相關單位,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正組織查處。
不合格批次中醫療機構近7成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的中藥。
這次抽檢的43批次不合格的中藥飲片,來自福建的醫療機構以及醫藥公司。其中28批次來自我省18家醫療機構。福州市中醫院、莆田市中醫醫院、寧德市中醫院、龍巖市第一醫院等都上了“黑榜”。
其中,福州市中醫院的“桃仁”性狀不符合標準規定,生產企業為“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批號為16013105。
寧德市中醫院共有4批次中藥飲片上了黑榜,分別是金銀花、明黨參、牡蠣、柿蒂。
11日晚,福州市中醫院聯系記者,稱省藥材公司進給福州市中醫院的中藥飲片——上桃仁,沒按學名標,而按俗稱“桃仁”標,藥檢所到福州市中醫院抽檢時提出意見后,他們立即按“上桃仁”標簽改過來了,就是名稱上叫法稍有出入,不是質量上的問題。
7批次中藥飲片二氧化硫超標
這次抽檢的不合格中藥飲片,最主要的問題是“性狀”不符合規定。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任藥師說,簡單說,中藥飲片的性狀就是形狀。中藥材要切成段或薄片、厚片,都有講究,都有規范。性狀不符合規定,有時候會影響藥效,但大多情況下影響不大。
不合格原因中,二氧化硫超標最引人矚目,共有7批次。中藥材在粗加工過程中,為了防霉防腐和美白,會使用硫磺熏蒸的方式,如果濫用或過度使用這種方法,就會導致二氧化硫含量超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有的染色有的查出致癌物
有一批次“紅花”查出違規使用了檸檬黃、胭脂紅等色素染色。
龍巖市第一醫院的“柏子仁”查出“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公認的致癌物。專家認為是藥材受潮發霉所致。
有兩批次的粉葛和一批次的白芍“含量”不符合規定,說明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不達標。
專家分析,可能是中藥飲片中摻入了偽品或者替代品,或者加工過程出了問題。
中藥飲片一直是藥品抽檢重災區
2014年9月2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全國中藥材及飲片專項監督抽檢結果。福建省2家醫院、4家藥店、1家醫藥公司的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此次曝光的不合格中藥飲片,有兩個批次分別來自福州市中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引發市民關注。
2015年,福建省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中藥材、中藥飲片質量安全專項檢查,中藥材、中藥飲片不合格率為26.3%,流通量較大、不合格率大于40%的4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被列入“黑名單”。
今年,省食藥監局發布2017年第1期藥品質量公告,其中不合格43批次,不合格藥品多為中藥飲片,除了個別的二甲醫院存在不合格藥品外,其余多集中在縣醫院、診所、村衛生室、衛生院。
或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藥品,可撥12331舉報。同時,消費者一定要保留相關證據,包括購買的藥品及其包裝、購買藥品的憑據,如銷售票據或小票等。
藥品抽檢不合格的醫院名單
福州市中醫院、福清市中醫院
莆田平民醫院、莆田涵江醫院、莆田市中醫醫院
寧德市中醫院、寧德市醫院、柘榮縣醫院
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南平市人民醫院、南平市第一醫院、建甌市立醫院
龍巖市永定區中醫院、龍巖市第一醫院
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平潭綜合實驗區中醫院
(制表:CAI 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