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航運物流產業實現從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發展的轉變,既是實驗區面臨的機遇,也是挑戰。近年來,我區以創新思路做大做強平潭傳統船舶航運業,依托平潭人擁有的 1200 萬噸船舶基礎庫,押注未來航運業回暖,積極引導船舶落戶注冊平潭。
原標題:產業發展應時而變 航運企業借梯登高
“上和鑫”號貨輪在平潭東澳臺貨碼頭卸貨(資料圖)
平潭航運物流產業實現從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發展的轉變,既是實驗區面臨的機遇,也是挑戰。以打造“成本最低、通關最便捷、交貨最準時、服務最配套、政策最優惠”的“五最”航運物流產業發展平臺,建成投資創新突出、服務體系健全、營商環境規范且最具活力的海峽兩岸電子商務交易中心、互聯網金融運作中心和電子商務物流樞紐中心為目標,日前出臺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關于加快推進航運物流產業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無疑為平潭航運物流產業發展確定目標、指明方向。
借力興業
利用優勢拓展產業
當前,平潭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的現代化發展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從政策、區位、港口、產業等方面所具有的優勢顯而易見。其中,平潭先后在國家層面獲批“跨境電商保稅進口試點資質”、“海運快件試點”及《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獲國務院批復,這一系列政策紅利賦予了平潭全國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吸引大量的投資企業建設產業基地,為平潭港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平臺。
區位優勢方面,平潭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距臺灣新竹港僅距 68海里,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平潭島四面環海,相對獨立,有利于對外開放和實施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客運輪直航兩岸僅需 2.5 小時,貨輪直航僅 6 小時,一天內往返兩岸不再是夢。貨物通過臺灣海峽進出口中轉,兩岸港口將可打造成與深圳—香港相媲美的又一黃金通道。
平潭以優越的港口條件和基礎,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保障,但即便如此,物流成本高,相關配套不夠完善,港口物流人才短缺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平潭航運物流產業發展。
時變之應
船舶運輸探索“互聯網+”
作為先導性產業,平潭航運業可謂具備了總部經濟發展特性。在當下傳統船舶運輸難以煥發活力的背景下,引導航運企業注冊、積極發展航運總部是一個趨勢。
航運業與隧道業同為平潭民間資本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具備船舶規模化和大型化特點,但其中絕大多數注冊在區外、省外乃至海外。此前,受全球航運業連續幾年不景氣狀態影響,平潭航運企業發展嚴重受挫,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是平潭海運業走出低谷、發展轉達的必行之路。
近年來,我區以創新思路做大做強平潭傳統船舶航運業,依托平潭人擁有的 1200 萬噸船舶基礎庫,押注未來航運業回暖,積極引導船舶落戶注冊平潭。據區交通與建設局統計數據顯示,在平潭啟動船舶運力回歸優惠政策以來,目前落地平潭船舶企業 35 家,共擁有船舶 77 艘,運力 963952.8 載重噸。2017 年有望突破 160 萬載重噸。
在此過程中,平潭傳統航運業也開始“觸網”,探索通過互聯網來調節消化過剩運力,合理分配資源的新路子,其中,入駐平潭的攜船網就是積極利用互聯網共享經濟的企業之一。“互聯網+航運”電商平臺,使船貨雙方信息資源共享、運費價格透明、交易快捷安全,上線后將實現“滴滴打船”的功能。
原標題:平潭物流產業發展應時而變 船舶運輸探索“互聯網+”
協同發展
培育物流貿易新業態
航運物流及跨境電商產業覆蓋了從商品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涉及生產、銷售、采購、海陸空各類交通運輸、倉儲、配送、金融等多個環節,屬于產業關聯度高、產品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基礎性產業。據測算,通過物流、餐飲、金融等服務性收入,一個傳統貿易的集裝箱帶來的附加收入約為 6000 元。
較之傳統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是效率高,直接繞過中間商,使制造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政府在提升跨境電商效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跨境電商離不開政府監管,當地產業鏈、生態圈的完善程度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在跨境電商領域,我區先后獲批“跨境電商保稅進口試點資質”及“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在全省率先建設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率先試點開展了跨境電商一般出口、保稅進口、直購進口等業務,設立了集跨境電商監管中心、保稅倉儲、執法機構等設施于一體的金井碼頭跨境電商綜合保稅倉;江陰、長樂轉關以及兩岸海空聯運跨境電商物流通道逐步成熟;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有效推進,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及孵化器建設即將投入運作。
此外,我區正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監管制度創新。在海關、檢驗檢疫等方面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一步應從理順體制機制、完善扶持政策、改善運營管理、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兩岸物流集疏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做大平潭航運物流的“文章”。
政策扶持
多項政策助力產業發展
●支持培育航線
(1)對新增臺灣集裝箱班輪航線(由港區直接往返或掛靠港區往返,下同)連續運營滿1年的,一年內進靠港區達50航次(進出港計為一航次,以下同)以上,給予航運企業(航線實際經營人或承租人,以下同)每航次3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200萬元。
(2)對新增臺灣貨運小三通航線連續運營滿1年的,一年內進靠港區達36航次以上的,給予航運企業每航次1萬元獎勵;一年內進靠港區達156航次以上的,給予航線運營企業每航次2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350萬元。
(3)對新增國際(含港澳)集裝箱班輪航線連續運營滿1年的,一年內進靠港區達36航次以上,給予航運企業每航次1.5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200萬元。
(4)對平潭港區原有航線滿足以上條件的,參照以上標準予以獎勵,按照新增航次數給予新增補貼。
●促進港口生產
自2017年起,金井港區、澳前港區每新增1000箱量(以上年度箱量120%為基數,按標準箱計算)的,給予碼頭運營企業一次性100萬元獎勵用于減免船舶港口費及統籌拓展貨源,該項年最高補貼1000萬元。
●建設兩岸快件集散中心
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支持拓建經由臺灣進出口的物流通道,對經平潭—臺北海空聯運通道(含兩岸海運往來)進出的年收發海運快件5萬件以上或年收發跨境電商直購進出口貨物100噸以上的快件運營人或跨境電商企業,給予單家企業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對跨境電商企業保稅進口貨物從平潭口岸、省內外其他口岸到平潭跨境公共監管中心報關的,分別給予500元/柜、1000元/柜物流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萬元。
●鼓勵開展進出口業務
(1)對以“直航”運輸方式從平潭口岸進口臺灣水果,每噸給予800元的獎勵;對以“小三通”運輸方式從平潭口岸進口臺灣水果,每噸給予1000元的獎勵。
(2)對平潭企業從平潭口岸進境臺灣鮮活類和冰鮮類水產品予以獎勵,具體標準為:稅則號列為0301(活魚)、0320(鮮、冷魚)的水產品進境1美元獎勵0.5元人民幣;稅則號列為0303至0307的其他水產品,進境1美元獎勵0.25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