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6點30分,歷經10小時高溫下的作業后,福平鐵路四標段四分部完成了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37號墩最后一層墩身澆筑。至此,四標段四分部承建的主體工程全部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131天。
攪拌船“鐵建砼01”號伸出紅色巨臂將混凝土輸送至高達22米的37號墩頂部
澆筑現場,攪拌船“鐵建砼01”號伸出紅色巨臂將混凝土輸送至高達22米的墩身頂部,通過部料管將混凝土注入底下的“鋼筋林”中,現場的技術員和工人協同合作,進行充分振搗來保證質量。
中午時分,海上氣溫達到32℃,從早上8點半開始,工人已連續施工了4個多小時,為了能夠完成剩下的任務,大伙兒即使在中午也不停歇,吃飯直接在施工平臺上解決。福平鐵路四標段四分部架支隊隊長林洪珊說,當天他們要澆筑420立方米混凝土。
由于四分部承建的26號墩—38號墩全部在海上,材料的運送、現場人員的組織輸送成了一個大難題。林洪珊告訴記者,他的團隊每天都要在6點起床,前往碼頭集合,再乘船至施工海域。
在克服難題的同時,建設團隊還要始終抓施工質量。“每個墩位都有一名技術員專門負責,現場有問題立馬解決,不能解決的要立馬向上匯報。”林洪珊說。
“37號墩澆筑完成后,我們成為全線首個完成主體工程的分部。”福平鐵路四標段四分部項目副經理歐世明說,這對于全線的項目進度來說也是個重要的節點,為下一步的架梁施工、橋梁合龍奠定了基礎。(記者謝師強文/念望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