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歷史久 監控探頭穩治安
當盛村是我區的革命老區基點村之一,村內仍保留著擁有百年歷史的石頭厝。據介紹,村內的兩座蓄水池同樣建于解放前,統稱為解放池。解放池原用于農田灌溉,但因年久失修,泥沙淤積嚴重。去年5月,當盛村作為中國革命老區項目正式動工建設,解放池也因此得到翻新修建。不僅淤泥沉沙被清理干凈,在將解放池擴建的同時,還在池邊加上了圍欄,保障村民的用水安全。現在,解放池重新為村民提供農田灌溉服務。
“當盛村的全部硬件措施都已完成改善。”高明說,建設革命老區以來,村內兩條主干道都進行了硬化和亮化工程,目前村道已全部通戶。
在村內的不同場地,村部還出資修建了3個停車場供村民使用。而最特別的是,在當盛村的各個主要路口都安裝了監控探頭,共有20個探頭為村民保駕護航。安裝后,村內失竊現象再無一例。“村里主干道上各種車輛來往我們都能清楚看到。”高明說,他甚至能隨時在手機上查看村內發生的各種情況,探頭對維護村內的社會治安起到很大的作用。
集體出資買保險 老有所養暖人心
村子里的常住人口多為年邁的老年人,讓老人們住得舒心也是高明一直以來的愿望。從2014年起,當盛村的村民都不再需要自掏腰包支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是由村集體統一出資,為全村1200多位村民購買保險。此外,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的春節和老人節還可從村部領取到300元的慰問金。
硬件完善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也不能落下。每當夜色四合,老人會旁邊的空地上總是熱鬧非凡。和著歡快的樂聲,老人們身著統一服飾跳起了廣場舞,既愉悅身心,也鍛煉了身體。一旁的露天戲臺同樣由村里出資搭建,每年都要邀請平潭閩劇團出演幾場,為老人們獻上精彩的傳統閩劇演出。
“接下來的日常工作主要圍繞對綠化帶的養護、加強綠化,并對現有基礎設施繼續完善。”高明說,創城工作在即,村民的人文素養也是一大關鍵。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完全改善,需要日積月累的宣傳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同樣是他接下來工作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