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北路第二座涵洞正在抓緊建設中
平潭網5月26日訊(記者 林霞)近日,澳前北路開始修建第二座涵洞,這與首座涵洞建設相隔足足5個月時間。對于施工隊而言,能夠進場作業實屬不易。
該涵洞位于澳前鎮龍北村和龍山村交界處,早前,由于這塊地征遷存在諸多難處,遲遲未能動工。“項目建設年”啟動后,澳前鎮征遷小組歷經多個月努力,終于有所起色。
5月5日,澳前片區開展保護性施工,這座涵洞建設總算是“動起來”了。
“根據規劃,澳前北路共需建設10座涵洞,其中4座是箱式涵洞,6座是管形涵洞。”項目現場副經理張文龍介紹,箱式涵洞需要工程隊從底板開始修建,直至完成水泥澆筑。而管型涵洞僅需購買成品安裝即可。
相較于管型涵洞,箱式涵洞排水量更大,施工過程,也比較耗時。“現在修建的這座涵洞就是箱式涵洞,需要花費兩個月時間。”在澳前北路施工現場,工人林我順說。
據了解,這座涵洞長度達60米,寬度近10米。工程隊進場后,分秒必爭,短短時間就完成底板施工作業,并開始綁扎鋼筋,下一步安裝模板后,即可澆筑水泥。
作為我區連跨6個自然村的沿海公路,澳前北路必須修建涵洞。由于征遷推進不易,令這條道路的修建多番出現阻滯,這座涵洞的開建是一個好的開始,用澳前北路項目總工程師許可鋒的話說,10座涵洞,這能建一座是一座。
當然,修建涵洞的同時,工程隊更是期待,隨著拆遷工作不斷推進,該項目的爆破作業能夠盡快展開,“打通”龍北村與官姜村,讓整條路真正“動起來”。
據介紹,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順利通過水渠而不妨礙交通,設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它可用于跨越天然溝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作為農田灌溉水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平潭:村企合作 雙向奔“富”2025-04-2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