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臟外科出院的85歲吳依姆從沒像這次這樣慶幸:有病痛及時找醫生,給她帶來的幫助是那么大。
約2周前,吳依姆被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的疾病,醫學界稱之為“旋風殺手”。一旦主動脈夾層破裂,患者最快可在幾分鐘內就死亡。幸虧,一發現胸痛,她就立即趕到協和醫院進行了緊急手術,撿回一條命。
85歲依姆突發胸痛主動脈撕開半米長的口子
吳依姆,今年85歲,平潭人,平時除了有高血壓病以外,自我感覺身體還是蠻好的。她每天除了做做家務,還能上街買買菜,到鄰居親戚家串串門,日子過得還算有滋有味。
今年五一節期間,吳依姆在家時,突然就感到胸口一陣莫名的劇烈疼痛。“真的很痛,胸口痛完后背痛。”同時,她還感覺胸悶氣喘得難受,于是趕緊告訴家人。
正好放假,吳依姆的家人趕緊將老人送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當天,接診的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邱罕凡教授根據老人的病情診斷為主動脈夾層。
CT檢查顯示:吳依姆主動脈將近半米長出現爆裂,血管壁僅剩余動脈外膜單獨承受血液壓力,隨時可能發生破裂,迅速致命。
“大家都明白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會要命,但很少有人知道主動脈夾層比這些病更兇險。”邱罕凡教授介紹,主動脈從心臟發出,為全身器官提供血液和養分。正常情況下主動脈血管壁的內、中、外三層膜貼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沖擊血管的壓力。如果內膜出現裂口,血液的沖擊會將這個裂口進一步撕扯擴張,導致三層膜分離,形成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約有一半病人會在發病48小時內死亡,一周內死亡率高達70%。所以,主動脈夾層也被稱作“不定時炸彈”,是臨床上可怕的“旋風殺手”。
不幸中的萬幸,吳依姆的主動脈夾層形成后尚未破裂,搶救爭分奪秒。
醫生提醒:高血壓是誘因不明原因胸痛要及時就診
考慮到吳依姆年齡大、常規開胸手術風險極大,于是邱罕凡教授及其醫療團隊決定盡早采用微創手術“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挽救老人性命。
在吳依姆入院后3小時,生死營救手術就展開了。術中,醫生通過大腿血管導入特制的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血管,完全封閉主動脈夾層破口,使得爆裂的血管得到修復。
整個手術過程僅僅耗時40多分鐘。
術后,吳依姆恢復順利,目前已痊愈出院。
邱罕凡教授提醒,主動脈夾層是極為嚴重的大血管突發性疾病,高血壓是發生主動脈夾層的主要因素。80%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特別是不規則服藥、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
另外,隨著入夏后,氣溫升高,人的睡眠質量、食欲會下降,情緒也隨之變得煩躁,血壓容易變得不穩定。邱罕凡教授建議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壓;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要及時就診。一旦懷疑是主動脈夾層,要爭分奪秒進行明確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