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姐姐給小孩子們分發文具
海都閩南網訊 捧著嶄新的文具,孩子們都笑了,迫不及待地打開來瞧瞧,互相炫耀著。前天上午,泉州“溫馨家園”的愛心人士們,給永春縣蓬壺鎮南幢小學的孩子們送去了驚喜,還特別捐助了5000元給其中10名特困優秀生。
給孩子們送完禮物,一行人當天下午又趕到洛江河市,在舊街上找到了陳尾金(詳見本報11月28日特別報道《矮女人和老丈夫的相守》)的家,給他們夫妻倆送去2000元的愛心款。
泉州“溫馨家園”是一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愛心團體,成員有70多人,遍及泉州各個縣(市、區),乃至廈門、香港等地。
200份新文具
送到孩子們手中
前天一早,溫馨家園的17名成員,分別從石獅、晉江、廈門出發,在高速公路蓬壺出口會合。成員們都統一穿紅色服裝,代表愛心與熱情。他們還隨身攜帶一把紅旗,旗上寫著“揚善為榮,助人為樂”,這是他們的愛心口號。
南幢小學在蓬壺鎮南幢村村民眼里,是最漂亮的建筑。村書記說,村里很重視教育,之前,小學的校舍非常破舊,去年有華僑捐助,重新進行了改造。小學共有175名學生,有2/3的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親都到外面打工了。學校還有部分智障的孩子,家庭都非常困難。
溫馨家園買了200套新文具,把新文具送到每一位孩子的手中。他們還為學校10名特困優秀生,各捐獻了500元以作鼓勵。孩子們高興極了,敲鑼打鼓,感謝溫馨家園的幫助。
看報紙尋找“目標”
積極討論捐助方案
當天下午,溫馨家園還趕到河市舊街,給陳尾金送去了3000元愛心款。
“老某身高八十厘米,老翁大伊一倍年紀。廿六年前喜結連理,平淡生活艱苦日子。某無怪翁窮啊要死,翁無嫌某家未排比,不離不棄同走同起,雖然無啥甜言蜜語,山盟海誓不過如此。”看了本報11月28日《矮女人和老丈夫的相守》的特別報道,溫馨家園成員之一的小七哥,感動地寫了這首閩南語即興詩。
管理員之一的大龍蝦告訴記者,溫馨家園經常從報紙、電視中收集信息,然后召開管理層會議,討論具體贊助的方案。例如,2009年本報報道的《一個“勾”畫生活的奇人》,溫馨家園曾為其捐了2萬多元,讓他住進了新房。成員南瓜哥哥說,看到許金源那樣殘疾的人,還能那么樂觀地活著,自己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生活?而且,更要多為困難的人做點事。
懷揣一顆愛心
他們感到很快樂
泉州溫馨家園,是一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愛心團體,70位成員遍及泉州各個縣(市、區),乃至廈門、香港等地。大龍蝦說,團隊發起于2005年,2007年正式成立溫馨家園,正式走上這條愛心之路。幾年來,全體成員都是自掏腰包,捐助社會上一些弱勢群體,累捐善款已達30多萬元。
大龍蝦、南瓜哥哥、來來餐廳、小七哥等,其實他們都是互相認識的好朋友。至今成員已經發展到七十幾號人,他們中有的人開店,有的做生意,還有不少人是普通的打工者。
團隊成員們最愛講的就是閩南文化,最愛做的就是愛心活動,經常關注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在大龍蝦的組織下,大家捐錢捐物,都盡量直接送到困難的家庭中。小七哥說,參加這樣的組織,自己從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快樂。他一直堅信一句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本網記者 尤燕姿 謝明飛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