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不久的將來,環山木棧道可能串起桃花山和大坪山,將泉州市區的這兩大公園連成一大旅游景區。
按照豐澤區住建局的初步設想,前期將規劃建設約3000米木棧道,東側可觀候鳥保護區和大海,西段可覽大坪山公園及北入口山谷水景區。而木棧道上還將仿閩南古建筑,建設多處休閑平臺。
桃花山生態旅游區初步分7個景區
桃花山生態旅游區有望兩三年后,展示在市民眼前。按照豐澤區住建局目前的設想,旅游區將分為7個園區,分別是鄭成功園區、森林園區、古寨遺風園區、海鳥棲息園區、植物引種園區、綜合園區、自然山林生態保護恢復區。
桃花山、大坪山周邊村莊,也將成為山體的一道景致,可以提供農家樂等服務。
桃花山景區還將采用泉州傳統建筑形式,設置多處駐留平臺。
桃花山上 前期規劃3000米棧道
按照目前設想,今后游玩桃花山景區,將有三類道路,包括車行路、木棧道、登山道。而木棧道建設,是今后桃花山景區的一大亮點。
桃花山木棧道西側將連接鄭成功公園,東側覆蓋整個森林公園,共計15500米。木棧道分3期建,其中近期示范段建設棧道長約3000米,中期規劃棧道7500米,遠期規劃棧道5000米。
“木棧道建成后,將成為連接各景點的重要步行游覽通道。”豐澤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棧道設置除考慮游玩的方便與安全外,也考慮個性化,將泉州文化及場地文脈挖掘融入棧道設計。
豐澤區將先選取一段木棧道,作為示范點,先行動建。北側為建設中的南環路,西側為安吉路,南側為觀音寺及居民區,東側為候鳥保護區及大海,全長約為3000米,為主要游步道。漫步高架橋西段可覽大坪山公園及北入口山谷水景區景觀,東側可觀賞候鳥保護區及大海。
“屆時,木棧道示范段將設置9處留駐平臺及4處大型休閑節點。”方案設計人員稱,棧道上還將間隔15~20米布置太陽能路燈,間隔50米布置消防栓,并盡量不砍樹,最少化占用植物地面生長空間及野生動物活動空間。
桃花山北入口計劃建成景區主通道
結合桃花山生態園建設,桃花山北入口也計劃“整容”。
設計人員打算爆破危石,運用摩崖石刻等藝術手法,賦予其文化內涵。在陡壁營造假山瀑布,在假山下方設置生態水塘。
目前,北入口區域有26公頃的匯水面積,設計人員擬將水渠截流,引為景觀水源。
桃花山公園北入口,作為泉州一個大型城市公園的入口,將滿足入口集散、停車、公園管理與服務、交通導向的職責。方案設計人員介紹,規劃將在入口西側,設一個公園管理中心,為游客提供服務和公園管理,并布設廁所、小賣部等。
今后出入桃花山北入口,將采取人車分流模式。在入口廣場西側,設車行入口并規劃電瓶車換乘中心。停車場主要設在入口東側,其中大車位15個,小車位186個,并設置180平方米的自行車停車位。(本網記者 曾小琴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