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竹老木屋 下筆渾然天成
陳阿婆在老屋中砸剛采摘的油茶果
青石古堡外爬滿了野花野草
“這些全是用木頭做的,一兩百年了還這么結實呢!”林月升是云溪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今年42歲,笑起來很憨厚。他指著山腳下一棟木屋的橫梁感慨著,村里人很多都住在這種木房子里,好幾代人一直住下來,最老的房子約摸也有400多年了。小時候,一棟木房里住著好幾戶人家,小孩子都喜歡在這里玩捉迷藏,結構復雜的木房子躲起來十分隱蔽,踮著腳、忍著笑,悄悄找個地方躲起來,常常要找好久。屋后的毛竹林里,有大人做的秋千,掛在兩根粗壯的毛竹中間,蕩得好高好高。還有那親手挖出來的春筍冬筍,也是十分可口……
24歲那年,林月升的婚禮也是在這里舉辦的,黝黑的木屋,里里外外貼滿了自己手刻的紅喜字,紅紅火火,格外喜慶。“現在偶爾還是會回來看看,這里還有父母,還有每年都要采的油茶果呢。”林月升帶著我們推開一扇木門,廳堂里,滿地新摘的油茶果。“進來坐!”屋里的陳阿婆,十分熱情地為我們這些陌生來客端出糯米釀造的紅酒,喝上一口,酸酸的,后勁不小,暖暖的,驅散了冬雨帶來的些許涼意。
29歲從老房子里搬出來,林月升并沒有走遠,他就在山腳下蓋了一棟房子,開了家雜貨店。新房子里,幾乎所有常見的家電都有,除了冰箱和空調。“山里夏天涼快得很,晚上睡覺還要蓋被子。還有吃不完的菜就放柜子里就行了。”幾年前,林月升在店里裝了寬帶。“現在農村也很方便,路也修了,網絡也通了,我們山里人也知道外面發生什么事。”
村里沒有菜市場,更沒有飯店,熱心的林月升留我們在家吃午飯。簡單的炒米粉,配菜就到屋后的地里去采。自家種的芋頭、大白菜、芥菜、韭菜、蘿卜……想吃什么就采一點,用山泉引下來的水洗凈、下鍋,格外鮮美。
青石古堡紅豆杉 攝入繽紛色彩
紅豆杉的果實嬌艷欲滴
青石古堡有著兩百多年的歷史
“好不容易來一趟,帶你們去看看寶貝。”吃過飯,林月升帶我們去“尋寶”。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跨過幾條潺潺的溪流,眼前的大青石古堡有兩三層樓那么高。墻壁上每隔兩三米就有一個小洞,據說那是槍孔,用來擊退土匪的。“小時候爺爺還拉著我到這里來看呢,據說這個古堡是我老祖宗建的,至今好幾百年了!”
走過古堡,往大山的深處走去,林月升爬上土丘,從一棵大樹上采下一串紅彤彤的小果子,遞過來。吃下一顆,滿嘴香甜。“這紅豆杉是我們村的寶貝,現在大家都不去摘果子了,林子里的鳥都會飛來吃呢!”原來這就是南方紅豆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林月升并不是沒走出過大山一步。2004年,他和村里的幾個年輕人到廈門打工,做的是家具廠的品質管理員。但干了2年,就回云溪了。“工作壓力大,工資也不高,回來多自由哇!”林月升笑得很開心,“就我一個在那邊,老婆小孩父母都在這里,想他們吶!”他說,自己舍不得離開,他會想家,想這里的一草一木、這里的老房子、這里的生活和一切。
久在深山中,林月升說,他很少看到外面的人到他們村來,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到這里,看看云溪的好。這里山清水秀,不僅有這些老房子,還有許多好吃的土特產。正月十五鬧元宵更是熱鬧,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在紙糊的舞龍里點上蠟燭,幾百個人連起來,長達一兩公里的紙龍夜里就這么盤旋在山路上,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