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被逮捕時躲藏的水泥洞。
俗話說:“胳膊扭不過大腿。”卡扎菲被打死,是隨著戰局的發展,利比亞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的直接結果。在利比亞全境的絕大多數地盤已被“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占領的情況下,卡扎菲支持者早已被逼入墻角,無路可退,加上北約近來繼續對其控制的少數地點加強轟炸,他們被打敗是意料中的事情。
此外,由于利比亞的幾個鄰國,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在“全國過渡委員會”和西方國家施加強大壓力的情況下,都已表示不接受卡扎菲本人到本國流亡,這就切斷了卡扎菲的后路,他只有四處躲藏或者以死相拼,戰斗到最后一刻。然而,20日卡扎菲老家蘇爾特被“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攻占。“覆巢無完卵”,在最后的據點失去之后,卡扎菲已是無處可躲,無力再戰。
為什么不投降?
人們也許會問,卡扎菲為什么不選擇投降?這可能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投降不符合卡扎菲的個人性格。事實上,卡扎菲一直心高氣傲,從戰爭一開始他就宣稱要戰斗到底,直到最近還沉湎于扭轉敗局的幻想之中。但是,戰場不相信口水,實力才是決定因素。二是投降也不一定能給卡扎菲帶來善終,在內戰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的背景下,如果他選擇投降,“全國過渡委員會”要么在國內審訊他,要么把他送到國際法庭。無論在哪兒受審,他可能都是兇多吉少。
為什么藏在蘇爾特?
環球時報駐利比亞記者邱永崢在微博中說,卡扎菲之所以最終選擇藏匿在蘇爾特,首先是因為兒子哈米斯和穆塔西姆的作戰骨干在那里;其次,蘇爾特是卡扎菲的老家,沒有誰比其部族更忠于他;再次,卡扎菲具有英雄情結,即“生于此死于此”。
(新華環球)
卡扎菲:一“死”了卻無限事
□特約評論員陶短房
對于利比亞新當局而言,卡扎菲斃命恐怕應該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利比亞百廢待興,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但戰局遲遲沒有了斷,讓境內外的投資者、建設者進兩步、退一步。如今,卡扎菲已死,很多工作的開展將變得順暢許多。
另外,他“傷重身亡”而非被抓獲,也令各方松了一口氣。
對于北約而言,一旦卡扎菲被抓獲,被引渡到海牙國際戰爭法庭,這個著名的“大嘴巴”將再難被封住,屆時或許會令各國尷尬不已,而倘無法引渡,盟國顏面將不免受損。
對過渡委而言同樣如此,如果卡扎菲被抓獲,在國內受審固然可以解氣,可以因“第一個在本土俘獲并審判獨裁者的阿拉伯國家”而自豪,但不判死刑心中難免惴惴,判處死刑勢必引來國際非議;如果將他交給海牙,則“因人成事”、“傀儡政府”的陰影,恐怕要糾纏一陣子。
不管是怎樣死的,總之目前的結果是一個令當事各方皆大歡喜的結局——盟軍和新當局都不必為如何處置這個麻煩人物,而絞盡腦汁、左右為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