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跨海“好為快先”
秀涂和蚶江的牽手距離還有多遠?如果站在泉州灣跨海大橋棧橋上,答案是400米。記者昨日探訪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工程現場獲悉,自8月8日主橋工程打下施工輔助平臺第一樁來,整個工程進展順利。目前,施工輔助平臺建設基本收尾,主橋主墩打樁工作有望在下月中旬啟動。
標準化施工嚴格實施
據了解,8月初,泉州灣跨海大橋打下第一根鋼管樁,主橋工程施工正式拉開序幕。項目動工后,施工單位組織精干力量,有序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數十根海上鋼管樁的打樁工作,南北兩岸兩個主橋施工平臺建設也接近尾聲。
“整個施工進程秉承‘好為快先’的原則。”據市交通委相關人士介紹,該工程嚴格按照省高指要求,大力推行標準化施工,對施工現場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資設備管理等都進行全方位的細化量化,力爭以此為基礎“創優質、鑄精品”。
橋墩防腐時長可達百年
作為全省有史以來最大的跨海大橋,泉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全長26.7公里,其中跨海大橋長約12.45公里,北岸接線14.25公里。主橋長800米,為主跨400米雙塔斜拉橋。記者在現場看到,用于輔助施工的棧橋分別從蚶江和秀涂起步,延伸至泉州灣中央相對而矗,中間僅隔著400米留作通航的主跨距離。
“兩個主橋墩就將分別設置在這400米的兩頭。”據泉州灣跨海大橋有限責任公司人士介紹,有望于下月中旬打樁的跨海大橋主橋墩,每個橋墩由33根樁基組成,這些樁基外圍是采用特殊防腐涂層的鋼護筒,防腐時長可達100年,目前還在定制過程中。
工藝技術含量高
記者了解到,因為海上施工難度大,加上泉州的臺風季節長,真正適合施工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泉州灣跨海大橋上部結構將采用箱梁節段預制懸臂拼裝技術。簡單地說,這種技術就是把箱梁分段預制,然后送到現場精確拼裝,這樣一來,現場就不用搭腳手架,也節省了澆注的時間,施工進度快,控制精度高。
據悉,這項工藝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我市遍邀實力強勁的路橋建設單位,此次參與泉州灣跨海大橋各個標段建設的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中鐵大橋局等單位建設實力皆位于同行業前茅。(記者孫燦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