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楠認為,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公司老板開著寶馬車,上下班途中主動招呼乘客免費搭乘順風車……不少人認為這是“吃飽撐著”的一件事情。但是,身為一家公司老總的晉江小伙林福楠不僅努力堅持做下來,并且還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感化更多有車一族加入“免費順風車”行列中。
開順風車:源于公司老總曾經(jīng)搭車難體會
每天早上的上班高峰期,在廈門蓮前路的龍山橋、臥龍曉城、西林云頂、東芳山莊、瑞景新村等公交站點,一輛寶馬車就會減速靠近公交站點慢行,然后,司機搖下車窗,向公交站臺上密密麻麻排隊等候的乘客出示一張“免費順風車”的紙牌。看到紙牌,有的乘客馬上熟門熟路地鉆進寶馬車,但更多的人則是帶著疑惑或是好奇的眼光看著寶馬車漸漸駛遠。
在下午的下班高峰期,這輛寶馬車又會出現(xiàn)在廈門蓮前路或是呂嶺路上,同樣的情景又在重復著……
在一些人看來,開免費順風車是“吃飽撐著”的一件事情,但是,身為一家公司老總的晉江小伙林福楠不僅努力堅持做下來,并且還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感化更多有車一族加入“免費順風車”行列中。
林福楠是廈門軟件園二期一家公司的總經(jīng)理。早在去年,他就開始籌劃著免費順風車行動。林福楠稱,這一切要歸因于他之前對搭不上車的深切體會。還沒買車時,林福楠每天上下班也是在公交站點搭公交車,但經(jīng)常等了大半天,好不容易等來的車卻人滿為患,無奈被“拒載”,上班因此遲到。林福楠當時就想,要是有順路的人捎上一程就好了。但是,廈門還遠沒有形成“免費順風車”的氛圍。
車子買來之后,在上下班途中,林福楠看到自己車子空空的座位,他總覺得實在是浪費資源。因此,每次經(jīng)過公交站臺時,看到焦急等公交車的路人,林福楠就有招呼順路的人搭乘順風車的沖動,但是,又害怕遭遇跟乘客溝通上的尷尬。他好幾次都把車子停下來了,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一直到了今年6月,林福楠制作了一張A4紙大小的“免費順風車”紙牌,這樣既直觀又減少溝通上的麻煩,此招一出效果明顯,不到一個月,他就載了30多人。
林福楠父母親都是泉州晉江人,全家人很早就搬遷到廈門定居。目前,林福楠的母親專心從事慈善工作,母親做慈善事業(yè)對林福楠的影響很大,他一直覺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林福楠稱,順風車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二戰(zhàn)時期,為了節(jié)省燃油,歐美的老百姓們紛紛拼車出行。順風車,是一種起源于美國的出行方式,就是多人使用同一個汽車來完成大家共同的旅程,不僅僅是私家車可以用來做順風車,出租汽車也可以用來做順風車。1973年的石油危機使得順風車在美國進入了異常活躍的階段,那時歐美已經(jīng)有了很多成熟的順風車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