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紫砂缸,被用來種花
▲滿柜擺著紫砂壺、杯、花瓶等
▲這個清朝漢方壺,是王穎的最愛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館主:王穎,45歲
藏品:紫砂器 數量:500多個
“一壺了卻千般累,月白風清萬里同。”紫砂,在文人手里,總能玩味出氣定神閑的意境。豐澤云谷社區的王穎,也喜歡紫砂。10多年來,他收藏的紫砂器,已經有500多個了。除了養壺、擦壺,他更重視融入生活。紫砂魚缸里養著金魚,紫砂花盆種著蘭花,還有雅致的茶壺、茶杯,是他與朋友同飲的最高禮待。
500多個紫砂器 堆滿房屋各處
王穎住在豐澤街道云谷社區,今年45歲的他,玩紫砂10多年了,至少有500多個紫砂器。
一間帶有大露臺的套房里,到處都是紫砂茶壺、紫砂盆、紫砂花瓶等,將房子裝扮得古色古香。
電視機旁邊,放著一個紫砂魚缸,養著四五條金魚;桌子上的茶盤里,放著一個紫砂壺和七八個紫砂杯;陽臺上,錯開擺放著10多個紫砂盆,種著蘭花,旁邊還有兩個鑲釉的魚缸,呈寶石藍色。“這是江蘇宜興均窯盆,你們看,中間的釉比較濃,像眼淚要滴下來,眼淚上方還像云彩飛過……”這個魚缸買來五六年了,王穎看得很起勁,不斷地介紹。
走進書房,兩個大櫥柜里擺滿紫砂茶壺、紫砂杯、紫砂花瓶等,大大小小,方形、圓形都有。王穎小心地拿起一個不過巴掌大的紫砂器,只見上方和中間各有一個孔。他說:“別看它小,起作用的。這是古人磨墨時往磨盤加水用的,可以防止水加得過多。”
癡迷盆景勾起紫砂雅興
提起自己的收藏,王穎低頭笑笑:“可以說是生活的積累吧”。他從小愛種花草,母親用壞的鍋碗,他拿來種三角梅、太陽花。大學畢業后,他逛花市,見養花的紫砂盆好看,就買下了。慢慢地,種的盆景多了,擺得露臺都是。上周,他還到清源山腳下看朋友推薦的紫砂盆, 買了兩個回家。
“紫砂摸上去有一種摩擦的感覺,種起花來可以散發熱量、水分,容易養活。”因為這樣,他開始關注紫砂壺,看到喜歡的,會不惜代價買下。5年前,他在泉州街頭淘到一把清朝漢方壺,覺得線條很美,非常滿意,但價格不菲,他錢不夠,就一遍遍往那里跑,跟店家混熟了,先拿走壺,再慢慢還錢。
為了解紫砂器,王穎還買了不少書來讀,甚至三次到宜興感受紫砂壺的制作過程,“從選料、制坯、繪畫,再到入窯燒制,每一道工序都很精細”。
收藏融于生活 是一種樂趣
王穎將收藏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部分藏品也成了他的生活品。對他來說,這是一種樂趣,“就像穿了一件喜歡的衣服出門,心情很好”。
朋友來時,他會拿出收藏的紫砂壺泡茶。有兩個紅色的紫砂杯,是他跟一個朋友專用的,每次那個朋友來,取出對飲,覺得是對朋友的最高禮待,“他喜歡,我就請他用這個杯子喝茶。”閑時,他從不抽煙喝酒,只是養壺、擦壺、栽植盆景,也在兩柜紫砂壺旁擺一張木方桌,鋪上宣紙,寫寫毛筆字。他不是文人,靠開小店養家糊口,做這些,只因為喜歡。在他看來,生活不過就是將喜歡的事情進行到底。
征集令
民間尋寶,仍在繼續。藏家們精美別致的藏品、扣人心弦的故事,受到了不少厝邊的歡迎,反響熱烈。昨日一早,愛收藏的林先生和蔡先生就撥打了海都熱線通968111,想與藏家們來個親密接觸。林先生說,最近老家古厝拆遷,他找到了一個特別的筷子籠,想與收藏筷子籠的蘇先生交流一下,并尊敬地稱蘇先生為“師傅”。
如果您也想一睹藏家們的寶貝,當面與藏家們交流經驗,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名,我們也歡迎藏家們繼續炫出藏品,與大家分享。(本網記者 楊梅香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