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黃金柜臺,男子直接要最大的手鏈(監控截圖)
黑衣男子被警方帶走(監控截圖)
閩南網6月15日訊 不到5分鐘,一黑衣男子就要刷卡買下價值30多萬元的黃金手鏈。昨天下午1點多,漳州市區新華西路的寶利珠寶金行,黑衣男子的舉動惹來金行老板猜疑——他不試戴、不問成色、不討價,甚至不知道銀行卡余額,更蹊蹺的是,身份證顯示他是南靖人,卡卻是長沙的。
老板越問越疑,最后選擇報警。黑衣男子被帶到派出所詢問時,突然逃跑,被民警當場拿下。結果一查,他身上藏著30多張銀行卡,沒一張是他自己的。
目前,男子已被移送到薌城區刑偵大隊接受調查。
指著一盤黃金手鏈男子不試戴就全要了
黑衣男子一進金行,就直接奔店員小勇(化名)所在的黃金柜臺,這個柜臺都是男性手鏈。
男子相中一條粗大的手鏈,讓小勇拿出來給他看看。掂了下重量,男子又讓他再拿兩條出來。之后,男子接了個電話。打完電話,男子沒有試戴相中的三條手鏈,又指著玻璃柜里的一盤手鏈,讓小勇再拿一條給他。男子煞有介事地看了看,也沒有戴上,之后雙手趴在柜臺上細細數了總共有多少條手鏈。
“這一盤,我全要了。”男子突然冒出這么一句話,把小勇嚇了一跳。一開始,他還以為男子只是相中了其中一條,還準備讓男子挑一下,好拿出來看。
“這一盤,我全要了。”男子重復。小勇愣了一下,還是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一盤,我全要了。”男子重復了第三遍。小勇趕緊把整盤手鏈都從玻璃柜下端出來。男子拿了條放在手上看了看,又要了之前看的三條,轉身去柜臺結賬。小勇端著手鏈跟出來,開心地覺得,今天碰到大客戶了。
收銀員一算,這盤黃金手鏈總價值30多萬元。但男子從進店到買單,前后不足5分鐘。
老板謹慎對待越問發現疑問越多
當時,珠寶行老板郭先生正在店里,聞訊起疑,趕了上來。
男子提供了一張長沙的建行卡,說要刷卡。郭先生問他卡里有多少錢,男子答不上來,只說可以查一下。這一查,卡里只有12萬元。
為什么自己的銀行卡,里面有多少錢自己不知道呢?郭先生更加懷疑。為了穩住男子,他說店里的大筆刷卡消費要驗證身份。男子很配合,出示了身份證。身份證上的名字姓肖,是南靖書洋人。
南靖人為什么持長沙的銀行卡?黑衣男子稱,卡是朋友的,今天來買手鏈,是朋友結婚,自己要送他的。
朋友結婚,需要送幾十條黃金手鏈?郭先生覺得,這明顯不符合生活邏輯,而且一個南靖的小伙子要借長沙朋友的卡消費,地域跨度也太大了。郭先生從其他店員口中了解到,男子一進店就直奔黃金柜臺,時間不到5分鐘,且不問價格、純度和成色,也沒有試戴、砍價。
他到底是誰,為什么要這么做?郭先生越想,疑慮越多,讓3名男店員圍住男子,防止他逃跑。這時,男子的手開始發抖,他拿出手機,說要到外面打個電話。郭先生跟他說,你就在這邊打吧,男子的手抖得更厲害了。
郭先生覺得此人有問題,馬上報警。隨后,男子被警方帶到東鋪頭派出所。剛要做筆錄,男子突然撒腿就跑,被一名民警按在地上。民警一查,他身上有30多張銀行卡,沒有一張是他本人的。
隨后,男子被移送到薌城刑偵大隊接受調查。
□新聞延伸
商家無核對義務這是一種職業道德
郭先生懷疑,男子持有的可能是克隆卡,他在2004年就曾抓住一個使用克隆卡的男子。不過,一般情況下,他們并不負責核對持卡人的身份。他說,現在很多人到他們那里購買珠寶,喜歡刷卡。店員操作時,一般只認卡、密碼及持卡者的簽名,無法為被冒充的受害者把關。“我們如果去核實人家身份,人家會以為我們有病,會把客人嚇跑。”
本報3月22日曾報道,泉州一家珠寶行同樣碰到有人狂買黃金飾品,結果因刷卡時尾號不符,被店員識破,棄卡逃跑。當地警方調查后確認,該銀行卡內有近21萬元,為“克隆”銀行卡。
就此,福建涇渭明律師事務所律師葉慶瑞說,目前,法律沒有規定商家在刷卡時,是否要核對持卡人的身份信息。而且,刷卡消費也不會體現銀行卡持有者的真實身份。店家細心,體現的是一種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
防銀行卡被盜用警方提醒三細節
漳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綜合科邱科長介紹,由于目前銀行卡普遍使用磁條卡,信息易被盜取,以下3個細節值得注意:
第一,個人的銀行卡不能輕易交由他人使用和保管。個人密碼也不能隨易告訴他人,一旦泄露應及時更改密碼。涉及個人信息的證件等相關資料及其復印件要謹慎保管,絕不能借給他人使用,包括身份證、護照、戶口簿、工作證、駕駛證、個人身份證件。
第二,在ATM取錢,要注意ATM頂部和插卡處是否粘有異物,防止不法分子利于攝像頭等方式竊取卡號和密碼。這些粘貼物大多是臨時用膠粘上去的,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掰下來。在公共場所刷卡消費和銀行取款輸入密碼時,一定要養成用手和遮擋物進行遮擋,保護密碼的習慣,同時要謹防身后有無他人窺視。
第三,市民使用過的銀行回執單等要回收保管或銷毀處理,不要隨便扔,以免被利用。辦卡、辦有關卡號的業務時,作廢的單據也要回收保管或銷毀。(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曾炳光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