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財政部門了解到,去年,南平市實現公共財政收入118.3億元,增長10.9%,地方公共財政收入80.99億元,增長13.08%,居全省第二。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總額較之2010年翻了一番。
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南平市財政收入穩定增長,財政工作亮點頻出,首先離不開全市產業基礎的持續夯實。去年以來,南平市財政局及時統籌調度財政性資金8.5億元,大力支持稅源實體經濟發展,僅幫助企業銀行轉貸就達25.8億元。
“特別是財政轉貸,這關乎企業生死。”得益于財政資金幫扶的南平市好當家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錦標感慨萬千。去年,作為曾經閩北最大的超市連鎖企業好當家,一方面面臨著與夏商重組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卻是致命的銀行收貸危機。正當企業陷入生死存亡之際,南平市財政轉貸資金雪中送炭,讓好當家重新獲得了1.5億元的資金支持,成功實現與夏商集團的合作。
“只有成功過渡,才能實現重組,才能繼續存活,才能繼續發展。”寒冷的冬天,政府給實體經濟添柴加火,讓困難企業暖意融融,有了政府的信心,企業更加堅強了發展意志。南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第二產業增加值532.3億元,增長11.4%,工業經濟不斷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63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22家,新增70家。部分企業在市場景氣度普遍不高的形勢下逆勢上揚,通過增資擴產、技改升級、開拓市場等手段,擴大企業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市場訂單,全市產值增長超過12%的企業579家,完成產值1002.9億元。
此外,南平市財政局還服務市本級三大組團和各縣(市、區)工業園區等重點增長區域、“5+3”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武夷新區和延平新城建設等,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平潭:警郵合作便民服務點啟用2025-05-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