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召開的全市工業發展會議,發出了加快推動全市工業發展的“動員令”,吹響了大抓工業經濟的“沖鋒號”,為推動南平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跨越趕超注入了“強心針”。會議在全市各地產生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南平發展差距在工業,但潛力和希望也在工業,只要堅持綠色發展,聚力創新突破,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具有南平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胡春勇:
作為工業園區建設者、工業發展排頭兵,我們將以會議精神為指引,加快工業平臺開發,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并對照全市七大綠色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晰園區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重點方向,依托園區“五南”企業,積極對接行業龍頭企業區域布局,努力引進一批強鏈、補鏈、擴鏈項目,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
市發改委產業科陳文忠:
我們將按照大會部署要求,加強研究和嚴格執行國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相關產業政策,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市經信委經濟運行科負責人林建芳:
貫徹全市工業發展會議精神,關鍵在于落實好幫扶企業的各項措施。我們將持續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讓每個企業學懂弄通會用,提高企業加快發展信心,激活企業家創新創業熱情。積極幫助企業策劃對接策劃項目,及時兌現政策資金,及時出臺精準政策,千方百計扶企、助企。
市經信委工業企業科負責人黃華:
努力為工業企業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切實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我市七大綠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微企業及產業轉型升級、資產重組整合需求,努力增加有效信貸投放;支持引導銀行業機構盤活信貸存量;進一步鼓勵企業上市、發債,加強直接融資,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同時繼續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
建陽區經濟和信息化局長張文魯:
下一步,我們將召開建陽區工業發展大會,在南平市表彰標準和優惠政策標準的基礎上,做出適合區一級的表彰標準和優惠政策標準,對我區的工業企業予以肯定和支持,助推企業做大做強,持續高效的發展。
邵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廖孝誠:
邵武產業升級增效勢在必行。如以洗潔巾產品為重頭戲的紡織產業,可以著重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助推企業增資擴產;在竹木產業方面,可以向產品精加工,價值鏈高端發展,生產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深、精端產品。
建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連成光:
做強非公黨建,將企業經營與黨建工作相融合,就能引領企業發展,提升企業價值。像這次南平工業發展大會受表彰的利樹、華宇等企業在非公黨建工作上也一樣的優秀、出彩。今后,建甌還將繼續深入探索非公黨建與企業發展相融相促的經驗,充分完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機制,更好地為非公經濟轉型升級服務。
順昌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文軍:
近年來,順昌縣在工業園區的交通、公租房、標準廠房、污水處理等建設方面下了大功夫,為入駐企業分憂,減輕項目入園投資成本。目前,順昌醫院鄭坊分院(園區)已開工建設,園區幼兒園、小學等教育設施已在前期謀劃當中,一個宜居、宜業、宜商的生態型工業園區指日可待。
浦城經信局副局長周遠:
去年以來,浦城縣先后出臺《關于促進工業創新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企業發展七條措施》,從政策方面扶持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相關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品牌創建,進一步優化我縣工業產業結構。
松溪縣經濟開發區主任陳仁忠:
全市工業發展會議強調要突出延鏈聚群,挺起工業發展的“主心骨”。閩瑞環保纖維有限公司就是松溪紡織產業的“主心骨”,由它帶動了一批紡織產業上下游企業項目。今后,我們要繼續做好服務工作,吸引上下游企業落地。
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
政和縣將繼續傾力打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良好環境,筑好工業發展的“聚寶盆”。在做優環境、提升服務上下功夫,出臺并落實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實行“并審聯批、容缺審批”制度,提供全過程、保姆式、貼心式的服務。
武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江曉霞:
“城無產不興,產無城不立。”加快武夷新區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是發展建設武夷新區的重要組成方面,是迎接行政中心搬遷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全市工業發展會議的召開,更加堅定了武夷新區走綠色發展之路,走科技創新之路,走產城融合之路的信心。(鄭金富 張艷紅 劉建飛 魏劍生 吳啟榮 袁野 曾大龍 邱冬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武夷迎賓客 福聚山水城 八閩美食嘉年華活動2025-04-1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