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接了個電話,卡里近5萬元就不翼而飛。近日,這樣蹊蹺的事情就發生在武夷山。
所幸,由于工行武夷山度假區支行工作人員的專業以及熱心幫助下,“失蹤”的巨款又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家”。想起這經歷,故事的主角林女士還心有余悸。
6月5日,林女士接到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客服人員”以系統故障交易不成功為由,讓林女士辦理“退款”,成功套取了林女士的農行(淘寶用)卡號、密碼、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待林女士農行卡的700多元被轉走時,林女士才緩過神來,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騙子。所以當對方再次打電話催促林女士報一個短信驗證碼時,果斷掛斷來電,不再接聽。可此時,林女士驚奇地發現,她工行卡上的47412元也不見了.....
由于事發時已過了營業時間,第二天,林女士與其丈夫早早地就來到了武夷山度假區支行,并向接待他們的大堂經理敘述了全過程。了解情況后,大堂經理一邊安撫并引導到柜面查詢,一邊招呼經驗豐富的理財經理衷水平尋求解決方案。
理財經理衷水平結合近年來關于電話詐騙的案例,多是由于不法分子套取客戶銀行卡、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成功進行資金轉移,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涉及電信詐騙,立即請客戶開通網上銀行,以便詳細了解賬戶情況。經網銀查詢,該客戶工行卡賬戶余額為零,貴金屬、理財賬戶均沒有交易明細。這是怎么回事?賬戶上的錢不可能“離奇失蹤”啊!理財經理指導客戶認真查詢賬戶明細,終于驚喜發現資金去向,“失蹤”的47412元被購買了兩只基金產品......原來,不法分子利用已經騙取的客戶個人信息,為林女士自助開通了手機銀行,并將其賬戶資金購買基金,只要獲取客戶驗證碼即可控制使用客戶的網上銀行,不法分子就可以利用非交易日撤銷基金交易,從而達到盜取客戶資金的目的。
掌握了資金的下落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氣,并經致電兩家基金公司核實后,理財經理當即指導客戶登陸基金公司直銷平臺并修改登陸密碼,確保基金賬戶不被他人進行任何操作,保證客戶的資金安全,并最終將基金順利轉出,“失蹤”的款項經歷一番波折在工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最終平安“回家”。
為確保資金安全,林女士修改了賬戶密碼,并重新辦理了銀行卡將被騙資金轉入新的帳戶上,夫妻倆緊緊地握著工行武夷山度假區支行行長及理財經理的手,連續道謝,聲稱:工行真的是可信賴的銀行,服務態度頂呱呱!
工行武夷山度假區支行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為客戶排憂解難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理財經理衷水平細致入微、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為成功堵截這筆電信詐騙案件起到了關鍵作用,不僅為客戶挽回了巨額的財產損失,還贏得客戶的贊許,更彰顯了工商銀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社會形象,體現了工行員工高質量的服務水平,弘揚了打擊堵截防范電信詐騙的“正能量”。
不過,慶幸之余,工行也提醒廣大客戶,所有與血汗錢有關系的,一定要親自核實,特別是以下“8個凡是”均是詐騙: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凡是匯款到“安全賬戶”的;凡是通知中獎、領獎要你先交錢的;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凡是自稱領導要求匯款的;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遇上這類電話千萬小心,別有“貪”念,別中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