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全市黃標車淘汰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2015年至2017年,我市將淘汰11000多輛黃標車。去年,我市超額完成了省上下達的黃標車淘汰任務,共淘汰黃標車3890輛。根據省上要求,今年我市淘汰黃標車的目標為5881輛。
交警在檢查黃標車。(廖晨星 攝)
越早淘汰補貼越高,目前最高補貼1.98萬元
黃標車指的是未達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未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因其貼的是黃色環保標志,因此稱為黃標車。在黃標車限行路段,因無法通過排氣定期檢測等原因而未取得有效綠色環保標志的車輛也在限行范圍。據了解,一輛老舊黃標車污染物的排放量相當于一輛綠標車的5至10倍。
市黃標車淘汰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去年,南平市政府辦出臺指導性的辦法,鼓勵市民提前報廢黃標車,2015年12月31日前申請提前報廢淘汰的黃標車主,最高可獲得2.2萬元/輛的獎勵補償。
據了解,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申請從2015年10月30日開始受理,至2017年1月31日截止。申請淘汰的黃標車按汽車類型、注冊登記時間和申請報廢淘汰時間等給予不同補貼。
“越早淘汰,獲得的補貼獎勵會越高。目前最高可獲得1.98萬元/輛的獎勵補償。”該負責人表示,本月底前申請淘汰的車主,獎勵按標準的90%發放,7月1日以后,則按80%發放。2017年2月后黃標車或將進行強制淘汰,沒有任何獎勵。
車主心存僥幸,黃標車淘汰進度慢
記者從全市黃標車淘汰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1至4月,全市共淘汰黃標車366輛,完成任務不足指標的10%,嚴重滯后于序時進度要求。
淘汰黃標車,到底難在哪?車主心存僥幸設法逃避監管和車難尋是兩大原因。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絕大部分的黃標車并不會自覺在車窗前貼“黃標”。有的車輛甚至有好幾年都沒有去年檢了。“現在‘電子警察’到處都是,貼了‘黃標’不就是明擺著給抓嗎?”一輛黃標車車主直言不諱,不貼“黃標”能逃一次是一次。有些車主甚至認為車輛只要安檢過了,環檢是屬于“綠標”還是“黃標”并沒有什么關系。
除此之外,車難尋也是淘汰難的一個原因。走訪中,記者發現在延城新城中心、環城路等區域,一些黃標車被車主丟棄,淪為了“僵尸車”。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些車通常停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沒有人理睬,時間長的有一兩年。車主不好找,車輛也不好找,因此淘汰這部分黃標車的工作是難上加難。
加大處罰力度,擠壓黃標車生存空間
“去年開始,黃標車禁行由路段擴大到區域,我們一旦發現黃標車駛入禁行區域的,一律按‘違反禁令標志’予以處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去年10月1日起,南平中心城區禁止黃標車駛入。禁止區域為:東至江濱路、西至環城路(不含環城路)、南至南平大橋江濱路口(不含新建路、南平大橋)、北至水東大橋之間的區域。禁止通行時段為24小時(執行緊急任務的軍車、警用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等特殊用途車輛暫不列入限行范圍)。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還將陸續開展黃標車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嚴格實行電子抓拍執法,嚴厲查處黃標車違反限行規定、機動車逾期未檢、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
此外,各地也將依據實際情況,在原有實施非“綠標”車限行基礎上,逐步擴大限行范圍,并向有條件的鄉鎮延伸,進一步擠壓黃標車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各級交通運管部門對未取得“綠標”的機動車輛,不予核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不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年審手續,加快推進營運黃標車淘汰工作。
(吳建瓊)
黃標車提前報廢申請獎勵流程
1.車主到聯合服務窗口領取黃標車提前淘汰報廢獎勵資金申請表;
2.車主將黃標車交售給商務部門認定的有資質的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并取得《報廢汽車回收證明》;
3.車主本人或委托代理人向公安交管部門申請《機動車注銷證明》;
4.車主在出具《機動車注銷證明》后30日內攜帶所需資料前往黃標車提前淘汰獎勵服務受理點提交申請;
5.環保、公安交警、商務部門分別對申請進行審核;
6.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報廢車輛,商務部門在30個工作日,將獎勵資金撥付至車主賬戶;
7.對不符合獎勵條件的報廢車輛,商務部門在10個工作日內退回車主的申請并說明理由。
注:如《報廢汽車回收證明》與《機動車注銷證明書》載明的車輛類型、排量等信息不一致的,車主必須取得市公安交管部門出具的檔案信息證明,并以檔案信息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