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省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現場會在寧德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寧德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2年多來,創建范圍已擴大至所有的住建、交通、水利、電力、鐵路建設行業的施工企業。今年,寧德市又提出創建數字化“無欠薪項目部”活動試點。
勞務分包單位或包工頭成欠薪焦點
據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開展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以前,寧德市農民工欠薪舉報投訴特別是群體性欠薪事件呈逐年增加趨勢。從農民工欠薪投訴的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建筑、公路(含高速公路)、鐵路、水利、電力等施工行業,施工企業已成為農民工欠薪的高發區和集中區。
“施工企業欠薪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管理不善,由于層層分包、轉包導致的,在分包的單位或個人(包工頭)這個環節發生農民工欠薪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所以,解決施工企業欠薪問題,最后的焦點就落在解決施工企業的分包單位或個人(包工頭)欠薪問題上。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2013年初,寧德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的構想,并在沈海復線高速公路寧德段5個項目部進行試點。“簡單來說,就是以勞動者實名制管理,工資和工程款分開,工資單獨列賬,由項目部直接向工人發放工資為重點,防止因層層撥付產生欠薪問題。”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2014年,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創建范圍擴大到全市所有的住建、交通、水利、電力、鐵路建設行業的施工企業。寧德市還要求施工企業配備專職勞工管理人員,健全各項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工資直接支付辦法,與勞動者普遍簽訂勞動合同,實現勞動合同全覆蓋。并將創建工作與預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相結合,對積極參加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并達到預期目標的施工企業予以減免預存額度的激勵。
根據市人社局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份,寧德市累計有167個項目部參與了創建活動,涉及農民工近5萬人,目前91個在建項目正在開展創建活動,涉及在崗農民工1.57萬人,均未發生一起群體性的欠薪事件。今年,在總結兩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寧德市又提出創建數字化“無欠薪項目部”活動試點,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時了解創建項目部工作情況,減輕項目部工作量,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創建水平。
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今年7月,省人社、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利、鐵辦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建設施工領域進一步推進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的通知》,明確施工企業積極參加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近3年未被行業主管部門列入“欠薪黑名單”、未有欠薪信息被人社部門報送納入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管理系統的,可申請退還已預存的企業工資保證金;新建施工項目參加創建“無欠薪項目部”活動的,免于預存企業工資保證金。
獎勵誠信企業,也要嚴懲失信企業。9月6日,市人社局在其官方網站(http://www.ndhrss.gov.cn/)上公布了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欠薪施工企業名單,117家省外入閩和近3年內發生過拖欠、克扣勞動者工資行為的寧德市建筑企業,被列入“欠薪黑名單”。
“對這些已發生工資拖欠和生產不穩定的施工企業,寧德市將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加大監管力度。”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而9月8日的會議也要求,對沒有按照要求開展“無欠薪項目部”活動、依然存在拖欠工人工資的,除了將其列為“欠薪黑名單”予以曝光,還要在信用評價中予以扣分,并責令補繳企業工資保證金。對涉嫌轉包、違法分包、掛靠的,要依法立案查處。(記者 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