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沖邊防派出所“軍民融合義務服務隊”開展“政法綜治集中宣傳活動”。
9月20日上午9時30分許,在寧德市霞浦縣北壁鄉污泥灣養殖鮑魚海域,林某漁排上的兩根固定錨繩被人割斷。接警后,寧德邊防支隊東沖邊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往事發現場處置。經調查,原來林某漁排上的兩條固定錨繩與隔壁漁排沙某養殖的鮑魚籠攪在一起,在喂養鮑魚時,沙某誤將兩根攪在一起的錨繩割斷,遂引發兩人爭執。
為妥善化解這起糾紛,邊防民警立即啟動軍民融合聯調機制,牽頭“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開展聯動處置,最終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由沙某將割斷的錨繩修復后還給林某。
“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于今年初成立,主要由當地黨政干部、村委干部、漁民代表組成。東沖邊防派出所教導員朱建兵介紹說,從今年開始,派出所主動加強軍民聯動,探索管理和服務的融合模式,組建了“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主要負責海上矛盾糾紛調處、海上治安防范、養殖生產服務等,增進軍民魚水情,提升群眾滿意度。
除了組建“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外,東沖邊防派出所不斷延伸管理與服務功能,結合轄區工作實際,加強與當地政府、司法、漁政、海事、學校及村民代表等的溝通協調,以邊防官兵為主導,牽頭10個相關單位、部門簽訂共建聯動協議,創建“平安門戶軍民融合服務機構”,組建海上治安中心戶、軍民融合巡診服務隊、海上聯勤執法隊、無人機小分隊、矛盾調處小分隊、海上應急救援隊、禁毒宣傳隊等隊伍,大力開展法律宣傳、便民服務、聯勤執法、科技強警、海上搜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
北壁鄉下岐村吳姓兩姐妹因為一方工程建設爆破,另一方家庭認為房屋受到威脅和損壞,雙方溝通過程中產生糾紛,甚至發生肢體沖突,導致一方摔倒受傷。一方要求對方賠償,另一方又顧及面子等問題,始終不予賠償,導致問題陷入死結。事情反映到東沖邊防派出所后,他們主動牽頭“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及時應對調解,成功控制住事態,避免了矛盾糾紛轉化成案件。
今年3月,幾個平潭養殖戶著手在北壁海域進行大黃魚養殖。而北壁鄉海上養殖業向來以鮑魚為主,本地鮑魚養殖戶一致認為:在鮑魚養殖區養殖大黃魚會污染海水,極大影響鮑魚成活率,因此要讓黃魚養殖戶退出鮑魚養殖區。5月,雙方未能協商解決此事,矛盾糾紛升級。鮑魚養殖戶中有的情緒激動,甚至要上對方漁排去將其拆除。該糾紛涉及養殖戶群體人數眾多,養殖戶投入成本巨大,事關養殖戶切身利益,且事情經過比較復雜。為此,東沖邊防派出所充分發揮“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作用,聯合當地政府、司法所、海洋漁業部門等單位主動上門調解。經過多方調查、多次協調,雙方達成協調諒解,于6月初成功化解該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東沖邊防派出所共處理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開展免費巡診活動3次,為轄區120多名老人開展義務健康體檢,開展“禁毒”“綜治”等法律宣傳活動5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500余份,有效促進了轄區治安安定穩定。
此外,在強化“軍民融合志愿服務隊”建設的基礎上,東沖邊防派出所依托“東沖邊防派出所警務服務”微信公眾平臺搭建民生溝通服務平臺,定時發布日常安全規范、戶籍業務辦理、船舶簽證預約等信息,在線開展為民服務,積極推動警民互動交流,贏得了廣大群眾支持。(記者 周曉京 通訊員 袁自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