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做好醫療糾紛調處
不得“草草賠錢了事”
在提高涉醫事件現場處置能力上,通知提出,將健全警醫聯動機制。醫療機構內部發生傷醫、擾序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在做好應急處置的同時,立即報警,提供現場準確情況,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報警時應當講清當事方人數、具體行為、有無人員受傷等情況。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后,應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迅速控制現場局勢,防止事態激化。
此外,要及時做好醫療糾紛調處工作。發生醫療糾紛后,醫療機構應當告知患方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方法和程序,引導依法處理糾紛,同時宣傳國家關于處理涉醫違法犯罪的有關規定要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應當及時介入醫療糾紛處理,通過耐心細致地疏導,引導當事人采取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糾紛,醫療機構應當積極配合、支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患方明確拒絕調解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或醫療機構要積極、主動協助患方通過合法途徑處理醫療糾紛。醫療糾紛責任未認定前,醫療機構不得賠錢息事。
涉及死亡事件
12小時內上報國家
通知還提出,將及時做好信息發布及信息溝通工作。在做好信息發布工作方面,醫療機構應當做好涉醫案事件信息發布預案,指定專職部門、專人接待媒體。對于惡意炒作、報道嚴重失實的,醫療機構要做好輿論應對,及時發聲、澄清事實。對于有較大影響的涉醫案事件,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發布信息。對于惡意炒作引起社會不良影響的,醫療機構應當向有關部門反映,依法維權。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對典型案件集中曝光,震懾犯罪、教育群眾。
在做好信息溝通工作方面,醫療機構發生涉醫違法犯罪案件,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并逐級上報至國家衛生計生委。其中,涉及死亡、重傷或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報告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當地綜治組織,并在12小時內上報至國家衛生計生委。各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公安機關。國家衛生計生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重點地區、重大涉醫違法案件進行督辦,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通報。(記者 吳寧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州:構建人工智能教育研學新生態2025-05-2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