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出具的疾病證明書。
龔國銀陪著5歲的兒子小軒在玩耍。
本周五,女兒小玲就要前往蕉城附中報名登記,成為一名準初中生了,這件事讓龔國銀夫婦倍感欣慰。三年前,41歲的龔國銀被查出患有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突襲的厄運讓這個收入一般的家庭如臨深淵,為了不讓家中的老父母和兒女承受過重的壓力,他與妻子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支撐著這個家庭。
身患重病 家中頂梁柱選擇堅強
7月3日上午,記者走進蕉城小場社區的一處二層民房,龔國銀正陪著5歲的兒子小軒在玩耍。龔國銀的臉有些浮腫,神情憔悴,但是在與孩子一起玩耍時,這份愉悅讓他看起來并不像一個重病號。
2012年底,龔國銀在做裝修工期間,發覺雙眼漸進性模糊的次數越來越多,身體疲勞的情況在持續加重,這些癥狀就算是停工數日也未能緩解。后來,在家人的勸說下,他前往寧德市醫院進行了身體檢查。次年1月底,醫生出具確診報告,龔國銀患有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腎性貧血、腎性高血壓,須長期進行腹膜透析治療及相關用藥。
“當時看到報告單,心里很復雜,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我知道這個病不好治,我很擔心這個家以后該怎么撐下去。”龔國銀說,當時家中上有兩老下有兩小,自己又是家里的頂梁柱,他不想也不能被疾病擊倒。
確診當日,龔國銀便入院接受治療。在腎內科病床上治療了20余天后,他的身子好轉了一些,但在此期間支出的6萬多元治療費,讓這個普通家庭未來的生活蒙上了陰影。
“家里人口多,我們的收入又低,為了籌到治療費,已經向親戚朋友借了一個遍。所以當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讓我丈夫帶著藥在家里接受透析。”說到這里,龔國銀的妻子雷春花轉過臉擦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