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的最強降水過程并未結束,昨日稍做休息后,今明兩天還會接著下。記者從市防汛辦獲悉,我市仍在密切關注雨情汛情,截止昨日8時,全市地災隱患點責任人和監測人全部到崗到位,加密巡查排查。
受低渦切變及西南急流影響,從12日開始我市發生了今年最強持續性降雨,14日古田、屏南、蕉城等縣(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全市過程雨量超過50毫米的鄉鎮有31個、超過100毫米的10個,最大為古田鳳埔157毫米,古田已發生較為嚴重的災情。預計本輪降水還將持續到17日前后。
記者了解到,14日全市有古田、蕉城、屏南、壽寧、周寧等5個縣區的27個鄉鎮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已達到黃色預警級別,針對當前地災風險大的汛情,我市共落實隱患點監測人1436人,落實防災責任責任人1090人,截止15日8時,全部到崗到位,并緊急轉移危險區域人員4020人,其中古田轉移1711人。
入汛后,由于降水偏多,從5月7日開始,各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已連續27天維持在80%以上。為提升水庫防洪調蓄能力,從上一輪降雨結束后,市防指就加強對24座大中型水庫的防洪調度,先后通過發電調節或預泄騰庫方式,已將賽江流域青嵐、黃蘭溪、牛頭山等重點水庫蓄水量控制在60%以下、霍童溪流域的控制性水庫洪口水庫的蓄水量控制在80%以下,并加強金涵水庫和東湖塘地面庫的聯合調度,以迎接本輪的強降雨到來。
目前,我市各級各部門繼續強化值班帶班,密切監測雨情水情,做好上傳下達和應急處置工作;同時,組織力量,加大對水庫、水閘、堤防等重點防洪工程巡查排查,特別對病險水庫、險堤險段和地處城鎮、村莊上游的各類蓄水位較高的水庫進行重點排查。嚴密防范局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以及城市內澇,尤其是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已達到黃色預警的鄉鎮加強監測、巡查,落實各項應急措施,以確保安全。(記者 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