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本月7日起,市教育局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組成督查組,對中心城區學校食品安全進行檢查,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防范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各校需嚴格執行食堂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嚴把食材采購環節,建立健全進貨查驗、索票索證和臺賬制度,嚴禁無證餐飲單位向學校供餐。
按照部署,各學校需立即開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工作,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尤其對食品采購、儲存、加工、銷售、留樣等全流程進行排查。我市各校需嚴把食品采購關,全面推行食堂原料定點采購索證索票制度,保證所有產品均是正規生產企業產品,嚴禁采購“三無食品”和質量不合格、保質期已過產品。
食品原料儲存間與操作間應分設,配備專用的儲存和操作設施,具備“三防三化”功能。食堂門窗等各種對外通道必須能上鎖封閉,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亂拿亂放食堂物品。食堂內食品必須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具備條件的應在食品加工區域重要部位安裝電子監控設施,防止投毒等不安全事件發生,確保師生用餐、用水的衛生與安全。
食堂內外環境衛生每天必須整潔,操作程序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的規定。生熟食品應分類儲藏,加工用的刀具、案板等廚具應分類使用。不得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變質、過期及“三無”食品的原料。操作人員應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不準佩戴首飾,嚴禁加工過程中吸煙,售菜時必須佩戴口罩,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餐飲用具要做到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經常開展設施設備的消毒工作,定期開展滅“四害”工作,食堂垃圾必須做到無公害收集處理,隨時保持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
食堂必須建立留樣臺賬制度。食堂要認真落實食品留樣制度,每種飯菜要密封冷藏留樣48小時,并建立臺賬,做好記錄。若發現存在隱患或操作流程不規范,要立查立改,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據了解,學校對校園食品安全負總責,校長是學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在對學校食堂、小賣部的監管上,我市各校需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學校食堂經營主體資格、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從業人員管理、加工場所環境衛生、食品加工操作、原料采購貯存、食品添加劑使用、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全面規范學校食堂經營行為,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據悉,市教育局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組成督查組,從1月7日開始到中心城區學校檢查。各縣(市、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食藥監行政部門也將組織相關檢查。(記者 孫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