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把美團打造成一家超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昨日,國內最大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網創始人、CEO王興接受記者采訪時話語仍那樣豪邁。
圖為王興(資料圖)
這位從閩西老區走出的互聯網新銳絕非癡人說夢。在今年初的D輪融資中,美團憑借7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2015年上半年交易額達470億元人民幣,移動端交易額占比超95%,團購市場份額超62%,以年度活躍買家、訂單交易數維度,美團成為中國僅次于阿里巴巴的第二大電商平臺。
一個當初從龍巖一中走向清華門的求學青年,是怎樣一步步攀登電商高峰,笑傲激烈廝殺的互聯網江湖?
一個鐫刻著“九敗一勝”堅定信念的互聯網驕子,其身上究竟潛藏著何種特質,有著怎樣的傳奇創業故事?
縣城走出“極客”
1995年,16歲的新羅人王興在郵局通過互聯網第一次“用指尖觸摸到了世界”,從此,互聯網的神奇魅力在這位少年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1979年出生的王興雖然家境殷實,但從小就養成了善于鉆研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小學時,他就和小伙伴們一起接觸無線電。1997年,他被從龍巖一中保送至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就讀。
大學里,王興就對創業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加入清華科技創業者協會,成為這個社團的活躍分子。畢業后,他拿到全額獎學金,赴美國特拉華大學讀碩士。2003年年底,他毅然中斷在美攻讀的博士學業,回國開啟創業之路。
創業引領風潮
在美國求學時,王興發現美國的SNS(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非常火,而在這方面國內市場一片空白。
2004年,王興找到大學舍友王慧文和中學同學賴斌強一起加入他的創業計劃,在清華大學附近租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套房開始第一次創業,啟動資金是30萬元,王興占大頭。最初幾個月,王興團隊嘗試很多個項目,均以失敗告終。彼時,美國的社交類網站Facebook開始火起來,王興團隊則嘗試打造中國版校園SNS網站——校內網,該網站于2005年底正式上線。
經歷不少推廣大戰后,2006年,校內網用戶數突破百萬。然而,火爆的市場也引來不少競爭對手。最終,因為融資難,這個團隊不得不將校內網賣給陳一舟(之后改名“人人網”)。盡管挖到創業第一桶金,但最終王興團隊在2006年10月解散。
隨后,王興創立飯否網。不過,由于政策原因,該網站被關閉服務器。在飯否網推出半年后,王興又推出海內網,這是一個面向白領的SNS網站,但在飯否網被關停時,使用相同服務器的海內網也受到牽連,命運似乎一次次地與王興開玩笑。
勝出“千團混戰”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0年3月4日,美團網正式上線,成為國內最早的獨立團購網站之一。新模式被引入中國后,頓時引爆整個行業。在隨后的一年里,冒出數千家團購網站。爆發式增長的團購網站最后引發血雨腥風般的“千團混戰”。先是團購行業的“大魚吃小魚”,最后剩下的團購網站之間又展開慘烈肉搏。融到錢的團購網站在2011年上半年展開瘋狂的廣告轟炸。棋高一著的王興沒有參與“燒錢”大戰,把更多資源放在了團隊建設、商戶資源開發上。
資本降溫的寒冬下,同行們紛紛開始“剎車”和收縮,王興卻上演“彎道超車”:2012年年底,美團網國內團購市場份額達30%,坐上團購網站第一寶座,當年總交易額達55.5億元,這一數字在去年變成460億元。
O2O全線拓版圖
王興霸氣,他并未止于團購業“老大”。2012年開始,他將美團網的觸角伸向電影、酒店、外賣等多個垂直領域,在O2O全線開疆擴土,拓展版圖。
從“貓眼電影”到“美團酒店”,直至眼下最為火熱的“美團外賣”,在王興的帶領下,“大美團版圖”正式浮出水面。目前,全國平均每售出3張電影票,就有1張出自“貓眼電影”;2012年美團酒店上線,2015年上半年酒店旅游交易額超過71億元,是國內最大的移動訂房平臺;“美團外賣”于2013年11月正式上線,目前在全國超過250個城市開展業務,日訂單量超過230萬單,市場份額近50%,是國內最大的在線外賣平臺……
“2015年,我們要完成超1000億的目標,正式確立在O2O的王者地位,到2020年設定更宏偉的萬億目標,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消費者第一、商戶第二、員工第三、股東第四,我們所有人屬于這個科技的時代、互聯網的時代。在這條平凡的路上,希望所有人能夠在一起,堅持理想、擁抱變化,讓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這是今年3月8日,王興在美團網五周年年會上發出的鏗鏘誓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去年獲得中國“十大電商風云人物”稱號、位居《財富》(中文版)評選的“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第八的王興,將帶領他的團隊續寫新輝煌!(記者 林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