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是從哪來的?”
遇到孩子這么問時,有的媽媽干脆編個小謊,“你是胳肢窩里生出來的!”有的說,“你是石頭里蹦出來的!”還有的說,“你是充話費送的!”
漳州薌城85后媽媽小吳,決定用她擅長的漫畫,告訴兒子答案。最近,她畫了一組漫畫,描繪了自己生產(chǎn)前前后后的過程,畫風(fēng)可愛,她相信3歲的兒子NONO一定看得懂。
小吳曾是公司白領(lǐng),為了孩子,她辭職了。一個人帶孩子三年,她吃了很多苦,但看著孩子的成長和歡笑,她一點也不后悔,反而心存感恩。“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她也是這么把我?guī)Т蟮摹?rdquo;小吳說。
明天是母親節(jié),今天,把這組漫畫也送給所有的媽媽,你們辛苦啦,節(jié)日快樂!
小吳和3歲的兒子NONO
一份特殊的禮物
手繪可愛漫畫 記錄生產(chǎn)疼痛與美妙
小吳說,雖然距生產(chǎn)已過了3年,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自己吃了不少苦。
“因為心臟方面有點問題,醫(yī)生建議剖腹產(chǎn),比較安全,之前很多人告訴我,剖腹產(chǎn)不會痛,原來不是那么一回事。”剖腹產(chǎn)時,小吳清晰地感受到,醫(yī)生在她身上動了兩刀,一刀割肚皮,一刀割子宮,由于對麻醉藥不敏感,她咬著牙堅持完手術(shù)過程。割完后,打縮宮素,她痛得顫抖個不停,護士告訴她,可以打鎮(zhèn)痛泵,但怕喂奶時對孩子有副作用,她硬生生忍了。
“不只是疼痛,還有一些難以啟齒的、特別難受的過程,比如忍了3天才把屁放出來,然后才能吃飯。”小吳把這些過程都畫在了漫畫上,加上一些詼諧幽默的言語,讓人看了,既對生娃的疼痛感同身受,又有幾分忍俊不禁。
畫面中,人物形象逗趣可愛。小吳說,盡管生寶寶的過程十分疼痛,但是心情是十分美妙的,她把這個過程畫出來給兒子看,只是要讓兒子知道他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的,并沒有刻意強調(diào)她生產(chǎn)時的痛苦。她要讓兒子知道,他來到這個世界,媽媽是多么的開心。
“3歲的小朋友已經(jīng)可以交流了,我原本是學(xué)美術(shù)的,所以用漫畫畫出來,對小朋友來說,這比用言語告訴他更直觀,”小吳覺得,就快到母親節(jié)了,把這個過程畫下來,也是對自己初為人母時的紀念。
一段特殊的感悟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 決心也當好媽媽
小吳是莆田人,與丈夫在漳州戀愛、成家。孩子出生后,恰逢丈夫要到古雷工作,小吳便一個人帶孩子。
“帶孩子的過程一方面真的很辛苦,基本沒什么時間睡覺,還要處理一些跟長輩溝通的事情,很多育兒觀念都不一樣,有時候分歧會演化成矛盾,真的身心疲憊。”休完產(chǎn)假后,眼看著孩子沒人帶,小吳辭掉了公司白領(lǐng)的工作,專心帶孩子。小吳的老公一般周末才回家,大小事,小吳都一個人扛。
那時,小吳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怕自己的情緒不好影響到小孩子,她去咨詢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建議她,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于是,她便開始畫畫,畫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畫孩子每一天的成長和歡笑。
兒子兩歲時,有一次她很累很累了,兒子突然開口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她眼淚都掉下來了,覺得自己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的媽媽,也是這樣付出的。”小吳說,小時候,她家里的條件并不算好,她和哥哥都是學(xué)美術(shù)的,花費很大,媽媽為了培養(yǎng)他們,沒日沒夜地打工,還一直省吃儉用,“我現(xiàn)在吃的苦,和我媽媽當時培養(yǎng)我們吃的苦相比,根本不算什么,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想到我的媽媽,我一定能堅持做一個好媽媽。”(N海都記者 周楊寧 白志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