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縣江邊市場位于長汀縣司前街,是該縣主要農產品交易市場,1999年1月1日正式運營,占地1.5萬平方米,市場人流量大,年成交額近2億元。隨著市場日益繁榮,占道經營、攤位閑置、衛生環境差、交通擁堵等問題也接踵而至。長期以來,江邊市場給百姓一個“臟、亂、差”的印象,是一處“頑疾”,多年來都無法解決。1月13日至16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在金沙橋上,蒙古包搭起的攤位分立于兩側。
市場外:
擁堵混亂 污水橫流 惡臭難聞
13日10點左右,記者來到江邊市場,前來選購農產品的市民絡繹不絕。在金沙橋上,20多個蒙古包搭起的攤位分立于兩側,占據了近半橋面。這些攤位經營各種農副產品,干貨、牛羊肉、活禽、蔬菜的攤位交錯混雜;攤位的樣式也花樣百出,有用桌椅擺放的,有用提籃簸箕的,有泡沫箱子的;不時有三輪車、摩托車穿梭于買菜的市民之中。
從橋上往市場方向看去,江邊市場沿著金沙河一側也用鐵皮搭蓋了一排攤位,這些攤位主要經營豆腐、小魚等生意,使得原本并不寬敞的道路變得水泄不通。沿著金沙橋往市場走,便是一些經營海鮮、活禽類的攤位,攤販們就在路邊殺雞鴨、剖活魚,路邊留下殘渣碎屑,路面污水橫流,散發難聞的氣味。
“很堵,沒法行走,你等我,我等你,要慢慢疏通才能過。”王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下雨,今天江邊市場的市民比平常更少些,平日尤其是節、假日,橋面總是充斥著人和車。
據王先生介紹,長期以來,江邊市場疏于管理,占道經營現象嚴重,進出車輛缺乏有效疏導,市場內十分混亂。記者注意到,市場內送貨小貨車、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和行人混雜在一起擁擠不堪,摩托車發動機轟鳴聲、喇叭聲,騎車人的驅趕聲,充斥耳畔。
“這些搭蓋攤位,既影響市場菜攤攤主的正常經營,令買菜市民通行困難,也有損外地游客對古城長汀的美好印象。”王先生說,每天進出市場的市民成千上萬,萬一發生火災或者其他突發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市場內:
攤位空置 雜物散落 空蕩冷清
與熱鬧的市場外臨時攤位相比,江邊市場內卻顯得冷清許多。在江邊市場的C區,記者見到市場內的攤位多數已閑置,在攤位與攤位之間的過道上也橫七豎八地停著摩托車、三輪車,沒走幾步,便看到地上一堆爛菜葉。
在市場A區,記者見到空置的攤位上散落著簸箕、籮筐等雜物,由于長期荒廢,攤位上有黑色或黃色的污漬,角落里纏繞著一圈圈蜘蛛網;甚至還有流浪漢在攤位上安家,鋪上棉被,把攤位變成了“床鋪”,安然地睡著。
“那些攤位都是沒有人要的,不要錢都租不出去。”一位賣菜十多年的大姐告訴記者,她自己的攤位是每個月700元,里面一排400-500元,受外面擺攤的菜販影響,市場內的生意都不太好。
“影響很大啊,一般人都走外面,很少人會拐進來,很正常的。”隔壁一位攤主也湊過來補充道:“就像店面一樣,外面的店面跟靠里面的當然有差別了!一樓的攤位跟二樓的攤位也有差別的。”
記者采訪市場內一些攤主得知,最初市場剛投入使用時,外面并沒有這些搭蓋攤位,由于無人管理,逐漸出現攤販擺攤,后來連橋上都有了攤位,再后來這些搭蓋攤位也變成收費攤位。據這些攤販透露,想要爭取到市場外面位置比較好的搭蓋攤位,還需要通過一些熟人及門道才能租到,而這些攤位的價格都要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