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必須要有新作為
“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共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常態”重大戰略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
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當前,我市發展的各項任務十分繁重,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與短板共顯,破解經濟運行難題,加快經濟提速提質,迫切需要各級干部適應新常態,主動新作為,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繼續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適應新常態,主動新作為,要求各級干部必須徹底消除等待觀望的心態。等待觀望,不在狀態,雖談不上違法亂紀,卻有渙散作風、松弛紀律之弊,也是一種變相腐敗。當前,我市一些領導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工作狀態,立足于現狀,不敢突破,不敢越雷池半步,對我市發展產生較大消極影響。最符合大多數人根本利益的事情,是發展;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也是發展。領導干部肩負著發展一方、造福一方的重任,不能團結帶領群眾抓好發展就是失職。大家要認真思考并持續回答好龍巖發展之問,比如,政策爭取方面,“閩西和江西贛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蘇區”,為什么我們爭取的政策卻比別人少?體制機制方面,“同級授權,屬地直管”,是各地開發區行之有效的體制模式,為什么唯獨龍巖不能做?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不敢擔當、不敢負責,有的是因為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有的是因為部門利益、小圈子利益,需要我們當頭棒喝、自我革命,徹底警醒過來,拿出適應新時代、適應新潮流、適應新常態的精神,在開拓創新中闖出一條新路子、干出一番新事業。
適應新常態,主動新作為,要求各級干部必須徹底擺脫不思進取的狀態。為官不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大敵。在其位、謀其政,各級領導干部要通過加強學習實踐,科學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提升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本領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切實擔負起本地區本部門發展改革的責任。當前,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要以闖的膽量、冒的魄力、拼的勁頭,以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干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擔當負責。在全社會大力營造鼓勵干事、支持干成事的良好氛圍,使肯干事的人、干成事的人感到光榮、受到尊重,使不思進取、不干事的人沒有市場,形成以實干為榮、空談為恥的社會風尚。
新常態、新故事,新機遇、新挑戰,新作為、新成績。新常態不會總是風和日麗,它考驗我們敢不敢正視“最壞處”、會不會解決“最難處”、能不能爭取“最好處”。我們既要強化戰略思維,保持“平常心”;也要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憂患心”;更要增強機遇意識,保持“進取心”,特別要緊緊抓住中央支持福建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龍巖召開等千載難逢的機遇,推動龍巖在新常態下形成新優勢,推動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是對各級干部的一場“考試”。如何交出一張滿意的答卷,答案很明確,這就是適應新常態,主動新作為,時刻牢記肩負的重任,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