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 ——龍巖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推進產業升級
踏進龍巖,不論你在中心城區還是縣鄉集鎮,不論你在工業園區還是新辟的開發區,到處都能看到“高度重視比熱度,深化項目比落地,精準對接比實效,加強培訓比準入,強化責任比服務”的“五比”標語牌。這是龍巖市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走軍民融合發展路子的一個剪影。
▲ 海德馨生產的部分軍民融合產品。
抓住機遇
面對經濟新常態,在龍巖依賴傳統的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中,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作出走“軍民融合”、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子。市委四屆八次全會和“兩會”都把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寫進工作報告。市委常委會,市政府辦公會多次專題研究軍民融合政策、項目、資金扶持等措施。市、縣兩級成立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設立軍民融合辦公室,出臺獎勵政策和考評機制,全力推動項目的對接和“民品參軍”。
全市上下,在市領導的帶領下,發揚“鬧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老區精神,掀起一股“軍民對接,項目落地”的熱潮。今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5次帶領相關部門和企業赴京拜訪總裝備部、武警總部和十大軍工集團。各縣(市、區)、開發區也走出去,積極與軍工企業對接,截止11月15日,全市累計與軍工集團所屬企業簽訂合同、協議項目40個(合同24個,協議16個)。共落地實施項目20個,總投資近50億元。
春風化雨
2015年,全球經濟低迷。龍巖市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或改制。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出臺了產業轉型升級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從簡化行政審批、提供金融服務、集聚工業園區、加大設施投入、成立處級對接項目小組、建立月督察、季通報機制等措施,進一步深化與軍工企業對接,借助軍工企業的科技、人才、市場等優勢,推動全市產業耦合發展、集聚發展、轉型升級。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位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龍巖梟龍汽車有限公司,在林利平副總經理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被稱為“中國悍馬”的7款剛剛組裝落地的軍(警)用越野車,實地觀摩了車輛的越野表演,爬高坡、越壕溝、穿彈坑,我們連連為梟龍的勇猛性能拍手叫好。
誰也不敢想象,一年前這里雜草叢生,11萬平方米的嶄新鋼結構廠房荒廢閑置。原計劃年產5萬輛中重卡車的某公司,因市場份額小,兩年銷售不足3000臺,公司步履維艱、難以生計。
今年元月20日,武漢梟龍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垂遠,帶著6名系列車高管來到龍巖,了解了龍巖市軍民融合的優惠政策和新龍馬底盤生產線,決定把武漢梟龍汽車生產線搬到龍巖,把武漢作為越野車系列研發基地,龍巖作為軍用裝備、武警、公安和外貿出口等特種車輛生產基地。2月10日,春節剛過,周董事長帶著各部門技術團隊來到龍巖,進駐某公司中重卡車生產廠房,拉開了龍巖市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序幕。
6月18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屆海峽兩岸項目成果對接會上,龍巖梟龍汽車公司生產的軍用越野車引來了成千上萬客商的矚目,“中國悍馬”進入解放軍總裝備部裝備承制名錄和公安部裝備局警用車輛采購目錄。
龍巖梟龍汽車已啟動20億投建生產線,計劃年產1萬輛系列越野車,產值突破100億元。
星火燎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的詩句,不禁在記者的腦際縈繞。梟龍系列越野車的成功落地,給龍巖汽車產業帶來了希望、迎來了曙光。
筑巢引鳳,走梟龍的模式。市領導果斷抉擇,引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長安汽車公司與新龍馬股份有限公司對接,目前,合作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依托現有的1家整車、10家專用車、110多家零部件制造企業,龍巖決定構筑個性化、差異化發展戰略,細分市場需求,重點推進中車集團與紫金礦業合作,研發生產礦山運輸重卡制造項目;武漢北斗集團投資建設的梟龍高機動系列越野車項目;暢豐專用汽車與南京中航特種裝備公司合作生產冷藏物流車項目;海德馨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合作生產應急通信指揮專用車項目;同時,推動福龍馬環衛專用車、海德馨應急保障車、僑龍應急排水車等專用車升級換代,大力拓展市場,促進專用車全方位多層次發展。到2020年,力爭全市專用車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
與廣東梅州接壤的武平縣巖前鎮,群山疊巒,綠水潺潺。8月19日,這里迎來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趙孝金總經理一行。此行,航空航天專家們將考察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性能鎂合金板材的設備和廠房,為坤孚公司與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設立的孵化研發中心大樓奠基。
福建坤孚公司依托武平巖前鎮1.7億噸的白云石礦,投資24億元,用地1500畝,現已建成廠房6萬多平方,高性能鎂合金自動生產線2條,產品供應中國一汽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合作,不久的將來,我們有望在“神舟”飛船、月球車上見到坤孚公司生產的輪轂。
龍巖,軍民融合正揚帆啟航……(福建日報 尤建源 孔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