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雄,今天身體好了點沒?”近日一大早,龍巖市新羅區東城街道松濤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柳芬便拎著油和大米來到殘疾低保戶鄭振雄家里。剛進屋放下東西,她就邊詢問鄭振雄的身體情況,邊幫他整理家務,一直忙到中午才離開。
近年來,陳柳芬一直關心著鄭振雄,最近一段時間鄭振雄身體不好,她更是隔三岔五就上門噓寒問暖,并幫忙料理家務。
2007年,陳柳芬來到松濤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把居民當親人,把社區事當家里事。”這是她多年工作中的口頭禪。
以往社區和平路工農巷路面破損嚴重,車輛占道停放,居民出行不便,這成為擺在陳柳芬眼前的一道難題。“以前路面是用簡易蓋板鋪的,車子多了一壓就壞,路面下的水溝也受影響,一堵就污水四溢。”說起工農巷以前的路況,居民李光標直搖頭。
“必須解決居民的出行難題!”2013年初,陳柳芬下決心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路面改造涉及沿巷住戶以及松濤小學等單位,她帶著社區干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爭取理解。同時,她多方奔走,向區政府、區交通局等爭取支持。最終,工農巷被列入區政府背街小巷改造計劃。
經多方籌集資金,松濤社區共籌集了20多萬元用于工農巷路面擴寬、水泥硬化。當年年底,經過半年多的建設,這一條800多米的坑洼路換了新顏。
“讓低保戶、殘疾人生活有保障,最好能有一份比較穩定的收入。”轄區里的困難群眾,一直是陳柳芬牽掛的對象。
在陳柳芬的努力下,殘疾人、乳腺癌患者何女士,獲得了區婦聯連續3年、每年3000元的創業幫扶資金,還申請到了廉租房;殘疾人連先生在陳柳芬的幫扶下,經營起一家小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如今,松濤社區38戶殘疾人中近九成的生活得到明顯改善,社區低保戶由原來的9戶降到5戶。
逢年過節,是陳柳芬最忙的時候。她帶領社區干部前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低保戶、殘疾人家里,挨家挨戶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平日里,她還經常組織轄區文明單位開展扶貧助困活動,以座談會、上門服務、文化活動等形式關懷困難群眾,讓他們倍感溫暖。
近年來,松濤社區在陳柳芬的帶領下,先后榮獲“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市綠色社區”“市級文明社區”“市十佳和諧社區”等稱號,她也獲得“省終身教育先進工作者”“市優秀紅十字志愿者”等稱號。(本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丘棟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