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龍巖連城縣朋口鎮計生協會負責人帶我們來到朋口鎮區土礦路一幢新房內。剛進門,就看見婆媳倆有說有笑的情景(如圖)。“瞧,老人的兒媳婦吳子玉剛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為婆婆做按摩”。
“全靠子玉孝順,天天幫我按摩。讓我健康快樂。”老人慈祥溫和地對我們說。
今年83歲滿頭銀絲的老人叫黃春鳳,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同朋口張屋田村陳德發結婚,生育過一男兩女。年輕時,擔任過張屋田高級社婦代會主任,一干就是10多年。因為工作認真苦干,被村里人稱為“鐵娘子”,朋口公社多次抽選她去當民工隊的婦女隊長,先后參加過連城開機場丶廟前開公路和人民公社的“大煉鋼鐵”。
“不論在那個工地上,天天都是住工棚睡地鋪呀”。 黃春鳳回憶說,“后來又遇上囯家三年‘困難時期’。記得我剛生下閨女不久,就出席縣里開了半個月時間的‘萬人大會’,還是天天睡地鋪呀。那時就落下高血壓丶偏頭痛丶肩周炎等毛病。”
兒媳婦吳子玉插話說,婆婆年輕時好辛苦,既要拼命地以身作則帶頭做好村婦女干部負責的婦女與計劃生育工作,又要天天出工掙工分,還要擠時間上山挑柴,回家洗衣丶做飯丶喂豬喂雞,忙得團團轉。30多年前公公也患高血壓癥。我夫婦倆在山外打工,既是村里計生協會副會長又是家庭主婦的婆婆,不僅要幫我帶小孩,家中里里外外全都是她老人家打理。
陳德發老漢說,為了讓我們老人治病方便,2005年,孝順的兒媳婦吳子玉提議把家從張屋田村山里搬到離鎮衛生院近的鎮上生活。近10年,兒子陳文河既要忙村里的事,還要忙掙錢解決家庭開支。兒媳婦吳子玉邊在企業打工,邊照顧我們兩位老人在家治病,使我倆病情得到緩解。
“婆婆的偏頭痛丶肩周炎發病時好痛苦,連梳頭丶穿衣丶吃飯都困難。” 兒媳婦吳子玉邊為婆婆做按摩,邊訴說老人對生活的堅強。
陳德發老漢掄過話頭,“子玉精心照顧我這兩位‘老骨頭’,人都瘦了一圈呀。她今年舍掉毎月2000多元的工資,離開企業,硬是到鎮衛生院邊干后勤工邊擠時間學習老年保健知識。這不,毎天下班剛到家,就為老太婆做按摩。我們倆的健康,全是兒媳子玉的孝道精神呀。她做的比親閨女還周到”。
時近中午,剛忙著奔波村里“爭取經濟發展項目”的陳文河回來,“只有讓兩位老人健康長壽,盡孝是我們做兒子兒媳的天大道理。”我們離開時,黃春鳳老人送到路邊,直夸“子玉她真是我家里的‘孝老敬老模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