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專程來我市參加盛會的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創業投資工作委員會會長易中舸接受記者采訪,就如何加快我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傳統商貿流通業的轉型升級及培育我市中小微商貿企業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易中舸充滿深情地對記者說,他是第二次來龍巖,對這座城市“物華天寶、充滿活力”印象深刻,認為龍巖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談到區域發展課題,他說,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是建立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是個比較課題,就是“你無我有、你有我大、你大我強”。但是他認為這還不夠,僅僅是把別人“比下去”還不夠,要建立可持續性發展優勢,就要建立區域經濟“融合與互補”的理念。“而現在龍巖的經濟發展思路,這兩者都有,很高明。”他接著說,龍巖現在打的“原中央蘇區牌”、“閩贛粵牌”,往廈門、泉州一帶做產業服務帶,做區域電商平臺和現代化的物流節點等,都體現了經濟融合、經濟互補,建立一種共生共榮的良性經濟生態圈的理念。他認為,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型內涵新穎,根基扎實,是一種更有生命力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型。
在如何培育龍巖的中小企業方面,易會長說,培育優勢企業是打造區域經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而這里頭政府的主導是極為關鍵的,因為很多重要的資源、關鍵性的資源還是掌握在政府的手里和政府的平臺上。因此,他建議地方政府成立“優勢企業扶持”課題組,加強對優勢企業進行扶持。扶持就是資源配置,包括政策、信息、資金、市場等要素的配置,進入“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主板-并購”階段,形成一批沖擊資本市場,并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產業集團群的局面。
但是,這種配置能力不是體現在政府的直接配置上,而是體現在對專業機構的導入上。政府通過對優秀的,甚至頂尖的專業機構的大量導入,完成產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最終由專業機構完成資源的配置。這就是我們強調的由市場成為資源配置主體的含義。他補充說道,對這種頂尖的專業服務機構而言,你去培養是來不及的。像對阿里巴巴的引入,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
“專業的產業服務機構在龍巖的落地不可小覷,建議提升到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高度加以重視。”易中舸如是說。他建議打造以下三個平臺,來進行專業機構的導入。信息平臺。基本上所有的企業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些專業機構,尤其是升級到數據庫云計算的專業機構,以及由他們設計出來的信息解決方案,可以解決這個方面的問題。人才平臺。對未來龍巖的經濟競爭力而言,人才是核心問題之一。如何圍繞人才進行資源配置,決定了今后龍巖的競爭高度。最后的解決方案是技術平臺。
易會長十分關注龍巖的發展和變化,他相信,通過創新與不斷發展,龍巖的明天會更加美好,老區人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記者 林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