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某和你離婚糾紛一案,你愿意接受調解嗎?”“愿意。”10月28日,法官通過微信視頻確認了被告身份信息的真實性和調解意思后,一場跨國離婚訴訟糾紛案件的庭后調解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內上演,并最終挽回了一段“跨國之戀”。筆者從永定區(qū)人民法院了解到,此案是該院首次運用微信視頻成功調解的第一起跨國離婚案。
據悉,2012年6月,闕某娶了“越南新娘”黎某,兩人婚后因性格不合、缺乏溝通,常因一些瑣事爭吵,尤其是伴著女兒的出生,兩人爭吵加劇,矛盾升級。2014年4月,黎某索性帶著女兒回了越南,至今未歸。闕某認為雙方的感情已經沒有必要維系下去,遂于2015年5月15日向永定法院提起訴訟,訴請解除與黎某的婚姻關系,婚生女由黎某負責撫養(yǎng)。
起訴時由于闕某不能提供被告的詳細地址,出現應訴材料無法送達的問題,法院即依法向被告公告送達了相關起訴、開庭通知。庭審時,因闕某不愿與被告和好,且被告未出庭參加訴訟,無法進行調解。承辦此案的法官盧衛(wèi)蓉本可一判了之,但她覺得此案可能還有轉機,便在庭審結束后讓闕某到其辦公室繼續(xù)做調解工作。得知闕某有黎某的微信,盧衛(wèi)蓉當即提出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進行庭后調解,并得到了闕某的同意。
視頻接通后,即出現了開頭的一幕。一開始黎某表示既然闕某想離婚,那就遵從他的意思,婚生女她會照顧。隨后,盧衛(wèi)蓉和人民陪審員蘇新玲先后與黎某進行了視頻對話,經過多次做工作,黎某離婚的念頭有所松動,盧衛(wèi)蓉趁熱打鐵繼續(xù)勸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最終黎某表示愿意回中國,并讓闕某等他,闕某聽后也表示愿意撤訴。至此,一起跨國離婚訴訟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運用微信視頻調解既減輕了當事人的訟累,節(jié)約司法資源,還打破了空間的束縛,讓離婚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在不到庭也未特別授權情況下仍能開展調解工作,這無疑是法院提供跨域服務的又一有益實踐。下一步,我院將逐步探索完善這一做法,打造更便民的司法服務。”該院分管民事審判的副院長姜文輝說。(通訊員 張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