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內的4000多元錢,被人通過6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分為8筆盜刷。經過幾天努力,目前只追回不到500元。昨日,福州市民晏女士撥打本報熱線95060反映,本月2日,她也遭遇了“卡不離身,存款不翼而飛”。
近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盜刷案在榕頻發。不少受害儲戶稱,應要求第三方先行賠付。近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擬規定支付機構建風險準備金制度和交易賠付制度,對不能有效證明因客戶原因導致的資金損失先行全額賠付。
未開通第三方支付卡卻被盜刷
晏女士被盜刷的是工資卡,交易明細清晰地記錄了盜刷過程。本月2日,晏女士的這張工資卡,通過網銀在線支付兩筆,金額分別為700元、500元;通過中移電子商務支付兩筆,金額均為495元;通過快錢支付288元;通過財付通支付499.75元;通過支付寶支付497.5元;通過連連銀支付1000元。前后共被盜刷8筆,共計4475.25元。
“我從未在這些第三方支付的網站上注冊過。”晏女士說,她的情況和海都報5日報道的盜刷案例十分相似,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犯罪分子盜取了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開戶并消費。
發現被盜刷后,晏女士立刻到派出所報案。晏女士說,民警建議她先聯系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挽回損失。經過幾天努力,目前,支付寶已完成了先行賠付,同意將497.5元退還給晏女士。
獲賠需報案回執可小額盜刷立案難
據了解,497.5元之所以得以賠付,是因為支付寶推出的“賬戶安全險”。按照保險合同,盜刷金額在0~499元的,不需要理賠資料。支付寶方面介紹,經系統識別,資金非本人操作,可先行賠付。
按照保險合同,盜刷金額在500~1999元,需提交身份證、銀行卡;2000~4999元,需提交身份證、銀行卡、報案回執;5000元以上,還得再加上承諾函。
晏女士說,經過多方聯系,通過財付通、連連銀、網銀在線被刷走的錢想要得到賠付,需要報案回執等材料。因此,她準備再次赴派出所報案,希望這次警方能給她立案調查。
據福建保險學會理事闞副教授說,第三方支付平臺為用戶投了保,是一種責任險,若認定是第三方支付系統的漏洞,導致盜刷,被保險人就能獲賠,而為了防范保險詐騙,因此保險公司會要求提供報案回執。
可不少受害儲戶告訴記者,要拿到報案回執并不容易。
一位知情人士曾告訴記者,小額盜刷案件頻頻發生,大多都是跨地區的,很難破案,5000元以下的案件警方會建議受害者自己與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聯系。
追款時遇“踢皮球”客服電話無人接
晏女士告訴記者,經查詢,快錢刷走的資金,是在京東商城上消費,買了游戲卡。但是,當晏女士聯系快錢和京東時,卻遭遇“踢皮球”。“京東商城要我聯系快錢理賠,可快錢又說我必須去找京東,才能攔截下被盜刷的錢。”晏女士說。
隨后,記者聯系了快錢公司,咨詢晏女士遭盜刷事件的處理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快錢沒有賠付機制,“我們只負責支付,若市民發現被盜刷,可以憑在京東消費的訂單號,查詢商家是否已發貨,如果沒有發貨,可聯系京東客服撤銷訂單,追回資金。”
此外,為追回通過網銀在線被盜刷走的兩筆1200元,晏女士撥打了網銀在線客服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還有一家中移電子商務支付,按照銀行提供的聯系電話,我打了好幾天都沒有打通”。昨日下午,記者也多次撥打電話,也均未接通。(海都記者 鄭靚)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