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協委員分組視察福州城市建設
坐落于三江口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氣勢恢宏,歌劇廳內壁上,數千朵茉莉花吐露芬芳。一首鋼琴曲彈畢,臺下的市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對演奏者報以熱烈掌聲。中心高雅的藝術品位,大氣的建筑設計,讓委員們贊嘆不已。
昨日上午,市政協組織300余名委員,分成3組,對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鶴林生態公園、閩越水鎮等多個市重點項目展開視察,實地感受我市城市建設成果,進一步謀劃好新一年的政協工作。
政協委員視察濱海新城綜合醫院建設項目。
重點項目開足馬力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來到長樂,放眼濱海新城,無論身處日新月異的國際化校園,還是置身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都能聆聽到急切奮進的足音。一個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正在儲備潛能,集聚后勁。
在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施工現場,這艘“水上巨輪”的主體已進入裝修階段,整體工程將于明年3月竣工。“數字中國會展中心去年12月底動工,不到3個月就完成樁基工程;9個月左右,所有主體鋼結構吊裝就已完成……”工作人員口中的濱海速度引起了委員們的共鳴。
“項目的超序時推進振奮人心,看見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的干事氛圍和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力度,我對福州新區的未來充滿信心。”市政協委員陳仁全說。
“可以說新區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城市發展的敏感神經,走了一圈,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新區項目規劃的前瞻性和定位的精準。”市政協委員陳秀娟表示,希望政府部門在建好項目的同時注重軌道交通和公共設施的配套先行,從而進一步提高新區的“磁場效應”。
民生工程增進福祉
步入融僑賽德伯學校,委員們一下就被眼前嶄新的英式教學樓和寬敞優美的校園環境所吸引。“國際化學校不但解決了我市高端人才、外籍人才子女入學問題,還為福州的優質營商環境增光添彩。”市政協委員黃夢財感慨。
第三視察組首站便來到金山奧體片區的水系綜合治理項目臺嶼河段。只見臺嶼河公園綠樹成蔭,園內建筑古色古香,人文氣息濃厚,野趣十足,成為周邊市民放松休閑的不二之選。
“臺嶼河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市政協委員胡學潭此前參與了關于“完善內河污染長效治理”調研,他告訴記者,去年底,福州43條內河告別黑臭,今年共有86條河道推廣“卷地毯”掃尾攻堅模式,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接下來,我們建議相關部門將重點放在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推動串珠公園建設上,爭取讓福州的水更綠、景更美、百姓更幸福”。
此外,委員們還視察了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梅峰河段、晉安區鶴林公園、福州濱海新城綜合醫院、福州新蓮花醫養結合體等多個民生項目。委員們紛紛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下大功夫推進城市發展,尤其在民生建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文旅建設凸顯品質
閩越水鎮是第二視察組視察點之一,項目占地約1117畝,總投資約93億元,是閩侯在建面積最大的項目。今年10月,閩越水鎮城門樓及沿街建筑試亮燈,一期項目將在明年底前開街迎客。
“閩越水鎮是特色小鎮建設中的佼佼者。”市政協委員車云介紹,今年市政協多次開展“推進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協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調研,“閩越水鎮建設思路超前,定位精準,福州特色濃郁,注重規劃引領和生態環境保護,對特色小鎮建設很有借鑒意義”。
參觀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時,不少委員都掏出了相機,他們說,藝術中心的建成不但彰顯了福州的城市實力,更彰顯了福州的城市品位、百姓的生活品質。
“10月10日,我也有幸成為海峽藝術中心首場演出的觀眾之一,悠揚悅耳的樂聲讓我以為自己來到了北上廣的一流歌劇院。”市政協委員朱美琴說,近些年,隨著海峽奧體中心、福州市圖書館新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福清市文化藝術中心、永泰“六館一中心”等一批市、縣大型文化設施拔地而起,市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文 記者 鄭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