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陳冠希把自己關在了一棟玻璃房子里整整三天,與此同時他也把床、辦公桌、朋友也一起帶進房子,全方位地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真實生活,他把這項行為藝術命名為《我的拉和吃都在這兒》。
這樣零距離地讓觀眾觸摸個人生活狀態,陳冠希恐怕是國內第一人。陳冠希笑盈盈地“招待”每個前來參觀他的人,與之前印象里那個怒懟記者的“叛逆希”簡直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人。
玻璃房子里的陳冠希簡直是“有求必應”,他毫不避諱觀眾們的相機和手機,積極配合拍照,還會超親切地和大家比心、SAY HI,偶爾興致來了還會放段音樂,來個free style。看見小朋友更是心里開了花兒,當了奶爸的他逗娃哄娃技術一流。
當然了觀眾們也都很有素質,并沒有什么過激行為,我問了問保安,最夸張的粉絲莫過于對他大聲喊喊“我愛你”。
看展的過程中,我還偶遇了專門為陳冠希開車的司機大哥,和他聊了幾句天兒。司機大哥說,在他眼里,陳冠希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就拿此次布展來說,他忙到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對每個細節都很嚴苛。
話說回來,這件行為藝術品的意義何在呢?官方說法是,陳冠希想以此來探討在公眾審視之下生活甚至睡眠的無盡壓力。“做我自己”,也有觀眾看完理解為,陳冠希其實是在探討明星隱私話題,藝術品嘛,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事實上,這項行為藝術品只不過是陳冠希《音術》藝術展的一部分,該展在北京UCCA藝術館舉行,總共展出了 22 件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由陳冠希自己獨立創作或與其他藝術家合作創作的作品,以及陳冠希個人收藏的藝術作品,而每一件特定的藝術作品都與新專輯中的一首歌曲相呼應。
除了藝術和音樂相結合,此次展覽還特別強調了觀眾和藝術品的互動性,就拿這面墻來說,你可以拿起畫筆,隨意在海報上涂鴉。
有才華的觀眾還是很多滴,比如日日的臉已經泛起了魔鬼般的波紋。
這個女明星,壓根已經被涂得猜不出是誰了。
涂鴉里還有很多中國特色,比如辦證的這個。
這么多年來,陳冠希的身份一直很多變,他可以是音樂人、藝術家、時尚設計師,當然也是企業家,但不為人知的是,他其實還是收藏家。多重身份角色下相互跨界的狀態不謀而合。他收藏的大多數是街頭風格的當代藝術家作品,比如前些日子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開展的kaws,曾送陳冠希一幅作品。
洛杉磯藝術家亞歷克斯以色列曾在2014年與陳冠希合作過藝術項目——對談,陳冠希把他的一副作品掛在了辦公室中,估價50-75萬美元。
當然了,陳冠希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的商業頭腦。此次辦展,他也賣起了周邊,生意也是相當不錯。
而在玻璃房子里,他也穿上了某國產品牌的合作款衣服,桌上擺了某大牌新出的包包,這廣告打的,簡直無聲無息堪稱完美。
據悉,雖然陳冠希已經離開了玻璃房子,但此次《音術》藝術展還將展出到2月11日。(圖、文/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