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胺類陽性或吸食冰毒搖頭丸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結晶體,由于其外形象冰,因而被濫用者俗稱為“冰”(ice)或“水晶”(crystal)。在濫用方式上,冰毒與苯丙胺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可以象“快克”或海洛因一樣經熏燃后抽吸,在西方國家的某些地區濫用“冰”毒現象比較嚴重,“冰毒”濫用后表現與甲基苯丙胺相同。
“冰毒猛于虎”。禁毒專家們警告說,由于冰毒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其對人體的危害比海洛因更大。特別是它常常以搖頭丸等隱蔽面目出現,威脅著廣大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已經到了非大力打擊不可的地步了。
“搖頭丸”即MDMA,其得名是因為我國的濫用者多為迪斯科舞廳的常客,他們在服藥后舞動時不住地搖擺頭部。在國外MDMA被稱為“靈魂出竅”或“愛他死”,由于近年來MDMA濫用的增加,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MDMA為苯丙胺類環狀化合物中的一種,藥物進入體內后可改變人的精神活動,它同時具有致興奮和致幻樣作用。
國外濫用者大多為大學學生,多數在周末或特定的娛樂情景下使用。長期濫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與苯丙胺及可卡因類似。急性反應表現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到精力充沛,軀體中各感覺系統靈敏度增加,食欲減退,牙關禁閉和肌腱反射亢進,步態不穩,30-40%表現出判斷力受損和計算力困難。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結晶體,由于其外形象冰,因而被濫用者俗稱為“冰”(ice)或“水晶”(crystal)。在濫用方式上,冰毒與苯丙胺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可以象“快克”或海洛因一樣經熏燃后抽吸,在西方國家的某些地區濫用“冰”毒現象比較嚴重,“冰毒”濫用后表現與甲基苯丙胺相同。
最早在二戰中被一些國家軍隊用來刺激士兵作戰能力的冰毒在流入民間后,已在全世界泛濫開來。專家預測,冰毒將在21世紀取代海洛因成為主流毒品。我國1999年繳獲的冰毒數量是前8年總量的兩倍,2000年1至7月的收繳量為17噸,又超過了99年全年的收繳量,冰毒猖獗的蔓延態勢足見一斑。
將冰毒改頭換面“包裝上市”是更令人擔憂的販毒伎倆。近年來,一些迪吧、歌舞廳里出現了一種叫“搖頭丸”的小藥丸,這正是冰毒的衍生物。一位曾食用搖頭丸的成都中學生在戒毒所里告訴記者,服了搖頭丸后跳舞幾個小時也不累,“感覺特別HIGH(興奮、快樂),沒想到這就是吸毒,上癮后會這么痛苦。”
“冰毒猛于虎”。禁毒專家們警告說,由于冰毒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其對人體的危害比海洛因更大。特別是它常常以搖頭丸等隱蔽面目出現,威脅著廣大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已經到了非大力打擊不可的地步了。
媒體曝李代沫吸毒被抓 唱片公司稱不知情
18日中午13點左右,認證為“中國娛樂報道官微”的微博賬號連發兩條微博快訊,稱因選秀節目一夜成名的某光頭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帶走調查。隨后稱該名歌手確定為李代沫。
18日中午12點48分,認證為“中國娛樂報道官微”的賬號曝出快訊,稱因選秀節目一夜成名的某光頭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帶走調查。消息一出,引起不少網友的猜測。通過《中國好聲音》躥紅的光頭歌手平安、李代沫等都成為了網友猜測的目標。
網易娛樂就此事連線李代沫所屬唱片公司當然娛樂,對方先是追問了爆料來源,繼而表示李代沫沒做過這種事情,“他明天還有活動呢,所以肯定不是他”。
13點55分,“中國娛樂報道官微”再次發微博稱已確定該名光頭歌手是李代沫,并稱此吸毒事件為群體活動,李代沫與朋友在出租房中吸毒被抓。該消息一發出,網易娛樂又再一次致電李代沫唱片公司,對方表示目前他們還沒有得到任何關于李代沫被抓的消息。問及李代沫近期的工作安排時,對方稱應該是會繼續的,當被追問如果被抓之前說的明天的活動作何安排時,對方則改口稱這個具體的還不太清楚。
今年3月,李代沫還入圍了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最受歡迎唱片”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