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辭舊歲、大戲迎新春。1月25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的指導下,國家京劇院攜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打造的開年大戲《龍鳳呈祥》線上演播研討會暨2022年《龍鳳呈祥》開播儀式在京舉行。
從1月25日至2月15日,國家京劇院與中國移動咪咕聯合出品的《龍鳳呈祥》5G+4K演播將再現春節檔,線上演播將在咪咕視頻、咪咕音樂、咪咕海外平臺(Migu C)、中國移動魔百和5G FUN映廳等平臺播出。
云包廂、云吶喊、云打賞,“5G京劇元宇宙”新篇章
去年春節期間,國家京劇院攜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首次以5G+4K線上演播的形式呈現經典京劇《龍鳳呈祥》,打造了線上演播全流程商業模式探索的第一個范例,在業內產生熱烈反響。臨近2022年春節,咪咕公司攜手國家京劇院,在去年成功合作的基礎上全面升級《龍鳳呈祥》演播模式。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在研討會上表示,此次《龍鳳呈祥》演播項目是在總結去年演播實踐基礎上的一次再優化、再提升。在他看來,《龍鳳呈祥》線上演播將持續打造“過大年、云觀戲”的文化氛圍,在春節期間為人民群眾奉上一道傳統與時尚結合的文化大餐。
京劇從未停下與新技術融合的腳步。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在致辭中表示,國家京劇院推出《龍鳳呈祥》演播希望探索出一條演播的發展之路,樹立一個演播的典范模式。《龍鳳呈祥》演播不再是一場簡單的線上演出,而是在網絡空間乃至未來的元宇宙空間建構起戲曲的世界景觀,打破時間的區隔、空間的束縛,彰顯藝術生命的恒久、藝術魅力的雋永。
研討會上,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介紹了此次《龍鳳呈祥》演播的三大升級特點。一是持續創新戲曲演藝5G+4K線上演播模式,融入云包廂、云吶喊、云打賞等多種實時交互模式,為國家京劇院帶來首個數智人學生尤子希,譜寫“5G京劇元宇宙”新篇章;二是打造京劇場景化社交消費新模式,推出首屆“云上戲迷節”;三是開拓京劇文化海內外“融媒傳播”新格局,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互聯網+國粹,“符合現實語境,效果令人滿意”
在主旨發言環節,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莫言談到,戲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發展中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今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國粹藝術介紹給大眾,增加了京劇觀眾的絕對數量,加深了觀眾對京劇藝術的理解。對于國家京劇院與中國移動咪咕合力推廣京劇藝術,莫言認為,“符合現實語境,效果令人滿意。”
莫言在發言時,深情回憶了自己幼年的“戲曲印象”。“為什么我有成為劇作家的夢想,這跟我從小看戲有關系。我不但從小看戲,而且從小還上臺演過戲,大家知道我演的肯定是丑角,肯定是反面角色。我童年的時候60年代,我們能演的也就是《智取威虎山》里面的小土匪之類的,也就是沙家浜里的叫小番之類的。總而言之,就是跟著在上面跑龍套的小角色,而且化妝也不讓別人給化,直接從自家鍋底下摸一把灰往臉上一抹就完成了,找一件破衣裳往身上一披。這樣一種戲劇體驗、演出體驗至今還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作為中國內地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自道對于一個以寫小說作為主業的作家來講,“戲曲創作或者戲劇創作始終是我的一個夢想,是一個真正的夢想,從童年開始的一個夢想。我前年到英國去莎士比亞故居,這是我第二次去,我站在莎士比亞的塑像前莊嚴發誓,我在我的有生之年要努力成為一個劇作家。”
莫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在寫戲曲的過程中確實感覺到了難度。“寫話劇就是寫對話,寫戲曲真是不一樣,你要寫唱段,寫唱段還要合轍押韻,而且有時間長度的限制,不能像小說一樣,50萬寫不完寫80萬,80萬寫不完寫100萬,現在網絡小說有的1000萬字。戲曲劇本最多不能超過1萬5000字,我的第一稿《錦衣》劇本寫了3萬4000字,后來劇院幫我會診說第一個毛病就是太長,3萬4000字那么多的唱段起碼要演8個小時。所以修改劇本真是痛苦,砍掉一段,這么好的唱段把它砍掉的,但是沒有辦法,你必須做減法,舞臺就是限制。我們就要在限制當中創造美。”
科技賦能,“線上演播擴大劇場演出票房”
京劇傳統劇目《龍鳳呈祥》取材于《三國演義》第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是由梅蘭芳、馬連良、裘盛戎、袁世海、葉盛蘭等藝術家將原有的折子戲《美人計》《甘露寺》《回荊州》《蘆花蕩》組合改編而成,是一部寓意祥瑞圓滿、逢年過節必點的吉慶戲。此次《龍鳳呈祥》線上演播由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領銜主演,眾多梨園名家新秀聯袂出演,同時還邀請到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藝術家濮存昕擔任導賞員,京劇研究所所長趙景勃教授擔任講解,打造陣容豪華的線上國粹盛宴。
于魁智、李勝素在研討會上表示,《龍鳳呈祥》線上演播將會帶動整個京劇藝術在新媒體時代、在新時代有更好的推廣和發展前景,給青年演員創造機會、培育更多青年觀眾,期待借助中國移動咪咕隱形的翅膀,使傳統藝術不斷向前飛躍。“我們也將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的同行,帶動身邊的戲迷朋友,大家共同為云演播事業的發展做出努力、做出貢獻。”
于魁智在發言中笑言自己是一個比較傳統、保守的人,“對新的科技、新的傳播形式,本人接受起來很慢。一開始我還有一個非常狹隘的想法,《龍鳳呈祥》在線上播出之后會不會對線下演出的票房造成影響?通過這一年來的實踐,我覺得我的想法是幼稚的。線上演播不僅僅是擴大了我們演出的票房,線下演出觀眾的踴躍,從30%的觀眾限流演到50%、75%。正像勝素團長說的年輕的觀眾越來越多,追著我們走。有的年輕觀眾在去年這一年機票錢都花了5萬多,住宿費加在一起花了有6萬多,追著這一出《龍鳳呈祥》走。”
于魁智介紹說第一次云演播之后就收到了美國、英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包括中國港澳臺等地的演出邀約,“尤其是國家京劇院一團連續22年到臺北演出,很多中國臺灣的觀眾期待著國家京劇院、期待著祖國大陸京劇經典的作品到那兒去演出。由于疫情的原因一下子隔斷了兩年,今年已經是三年了,通過線上的觀看,他們發來的信息讓我非常溫暖,同時也感受到了傳播力量的強大。”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