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5月公司成立,到2014年5月Smartisan T1正式發(fā)布,羅永浩和他的錘子科技剛好走過了兩個年頭。一個僅僅成立兩年、人數(shù)不足300人的本土化手機公司,在目前的國內(nèi)市場我只能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但也只有羅永浩能讓全中國的科技媒體同仁在5月20日的晚上放棄回家和媳婦滾床單,心甘情愿的跑到國家會議中心和五千人坐在一起,在汗味彌漫的空氣中,聽一段長達3個小時的單口相聲。
發(fā)布會結(jié)束的12個小時之后,我拿到了錘子手機。傳說首批能拿到它的人,不超過10個人,相比那些7月份才能見到真機的普通用戶來說我是幸運的。按照一個媒體人固有的思維方式,我應該在剩下的12小時玩命寫出點東西來,然后第二天早晨發(fā)出來的時候,貼個什么“錘子手機全球首測”的標題。不過這樣的做法顯然有點對文章不負責任,因此我給自己多留了24小時,幫那些期待錘子手機的人盡量還原一個真實的Smartisan T1。
推薦閱讀
在羅永浩的世界觀里,全世界能讓他覺得“嗯,還不錯”的手機公司,除了蘋果,沒有第二個選項。因此在T1的外形里,iPhone的設計理念被大量的借鑒,從手機前后的玻璃面板,到四個頂角弧形的處理,再到底部揚聲器的設計,你都能找到iPhone的影子。
在拿到T1之后,我發(fā)了幾張照片進朋友圈,不少人反饋T1太厚了。實際上錘子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T1的厚度只有8.23毫米,之所以讓人覺得厚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錘子側(cè)面三明治的疊放樣式由于上面和下面的玻璃層太薄,導致中框部分的視覺厚度被無限放大。
翻頁》》錘子手機Smartisan T1外觀做工設計